返回

替嫁以后

关灯
护眼
第131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选秀在稳步进行中。

方寒霄将才生出来的猜测压在心底, 他如今知道的讯息又多了点, 一边琢磨着怎么从这危机入手破局, 一边等起甘肃那边的回信来。

直接与皇权对上, 这不是他一个闲散前世子容易做到的事, 他需要协助, 算算时间, 回信是差不多该来了,这样要紧的大事,照理韩王不该拖延才是。

他尚存万分之一的指望, 也许一切都是他想错了,皇帝的反复与执拗只表现在立储这一件事情上,其余大部分时候, 他即便不算个圣君, 至少也都表现得很正常,并没有什么昏庸残暴的作为。

究竟想没想错, 他需要韩王与他最终证实, 但他等了几日, 却一直没有等到。

他不敢有太大的动作, 恐怕引来吴太监的注目, 只得尽力忍耐着。

周边行省采选的秀女陆陆续续上京来,京城里热闹而安然, 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皇帝的心情好像也好了些,一直都没有提起来让延平郡王回去封地的事。卫太妃七十的寿辰将至, 作为先帝朝仅余的老人, 又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在石皇后的提醒劝谏下,皇帝还打算着替卫太妃往大力里办一办,也与宫里添些喜气,好迎新人进宫。

延平郡王高兴不起来——祖母生日后,跟着就是父亲蜀王的了,他将这视为皇帝对他的又一次隐晦的催促。

惜月于是又来了一趟平江伯府。

这是惜月自告奋勇来的,上回没有收获,也许这回就有了呢,不管做点什么,总比坐困愁城好。

两次来往距离时间太近,莹月有些找不到充足话题的感觉——她再能安慰自己,真的面对惜月的时候,想到彼此隐瞒,姐妹做到这个份上,旧时无邪的情谊染上了说不清楚的异色,那种怅然感觉,无法尽说。

不过对于惜月的探问,不涉及方寒霄身上的秘密,她还是愿意告诉她,尽力在暗流汹涌下维护着岌岌的姐妹情分。

小半天后,惜月带着建成侯夫人曾携子到访的消息回去了。

压力产生动力,延平郡王的脑子忽然运转得平时灵光起来,一拍桌子:“——不错!”

惜月很茫然:哪里不错?

她接触外务少,还想不出其中道道。

但延平郡王已经想出了自己的一条线——在子嗣这方面来说,皇帝与薛鸿兴的情况多么相似!

中间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薛鸿兴早已生过有一个薛珍儿。

但对于急需救命稻草的人来说,是不会注意这点不一样的,薛鸿兴在长女之后,将近二十年再无所出,这才是更招眼的事实,延平郡王站在皇帝的角度想了一想,很容易发现如果是他,发现有这一条路子也不可能不去试一试的,成不成,另说。

薛鸿兴得宝哥儿这个命根子般的小儿不过是三四年的事,皇帝坐拥一整个太医院,之前未必觉得自己需要去向臣子讨教医学问题,也可能是没留心到,如今或者是自己想到了,或者是为人提醒了,于是单独召了薛鸿兴觐见。

延平郡王眼珠通红,觉得应该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薛鸿兴为什么忽然跟吴太监好起来?可能这个主意就是吴太监回京来出的!

这就大大地不妙了,薛鸿兴不知给皇帝出了什么主意,他自己求子成功在前,如果皇帝也成功了,那他该怎么办?

他原来心中还存有最不济的退步,觉得实在不行,只有先回去封地了,如今他觉得,不能回去,无论如何不能。

回去了,就真的回不来了。

困于一府一县做一个无所事事的藩王,怎么比得坐拥这万里江山。

**

莹月终于着手准备她的第二本书了。

与惜月的几番来往给予了她新的感触,她惘然她们的姐妹情分,她不觉得她们任何人有错,可时势发展到此,个人力量多么渺小,哪怕是方寒霄,也不过逐大势而沉浮,究竟有谁能真正把控住自己的命运呢。

外面的男人都如此,她们困于闺阁中的女子,更加可叹。在家从夫,出嫁从夫,立场与荣辱,总是身不由己,她想起还在徐家时,惜月总点着她的额头说她“傻”,恍若旧梦一场。

她想将这梦记下来。

她不知道她与惜月将走到哪一步,也许反目不可避免,她面上安然,心下黯然,她心中有许多感触,许多话语,不吐不快。

她先想书名,想了两天,想不出来,索性放弃,直接动笔写起设定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