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替嫁以后

关灯
护眼
第130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延平郡王只是要打听薛鸿兴, 应该勾不起吴太监太大的警惕, 也就是说, 他暂时还是安全的。

但事态不会永远停留于此。

有一个极重要的问题是, 吴太监刺杀过延平郡王, 不论延平郡王知不知道, 吴太监自己心里有数, 他是不是奉旨撇开不说,实际执行的总是他,那么他作为幕后凶手, 可不可能愿意有暗仇的延平郡王登上那至高无上的位置?

不可能。

延平郡王掌握了更大的权力,有朝一日查知真相,天子一怒, 将他凌迟都不意外。

吴太监除非是傻, 才会给自己的未来留下这么大一个隐患,从他与薛鸿兴走近的同时, 薛鸿兴就疏远了延平郡王就可以窥知一二——这两件事发生得极近, 方寒霄所知还少, 不能分辨出究竟谁先谁后, 但显然, 这不会是纯粹的巧合。

不论吴太监知不知情薛鸿兴之前的投靠,如今薛鸿兴的疏远是事实, 他可能被动也可能主动,如果是被动, 那就是吴太监知情, 用什么胁迫住了他,以拔除掉延平郡王最大的助力,如果是主动,那就是薛鸿兴自己在别人那里得到了更大的利益,因此打算和延平郡王掰了。

薛鸿兴这个位分上的人,谁还可以给他更大的利益?

皇帝,只有皇帝。

这和他先前单独面圣对上了,但皇帝突然对他青眼,其中总该有些缘故。

这就难猜了,方寒霄身上多了重孝,行动更有些不方便,他只能把目标定得精准些,别的都先不管,只去注意延平郡王。

延平郡王已经非常惶恐。

他去找吴太监,吴太监态度虽不差,但并没有给他什么有用的信息,只算是个敷衍,他派惜月出头,惜月也是空手而返。

再想不出办法,最迟下个月,皇帝就有充分到朝臣也无法反驳的理由要撵他回去了——蜀王五十整寿,就在九月中旬。

这是卫太妃转托人提醒他的。

之前皇帝问他“想不想父母”,其实就有点从这上面来,他当时不得不答了想,还没会意过来这一茬,卫太妃在宫里听到了风声,想起来忙使人告诉了他。

亲爹过寿,皇帝叫他回去,他完全赖不下来的。

时间这么紧,却束手无策。

延平郡王已经急到大逆不道地想——皇帝一个孩子都生不出来,怎么身体看上去还挺不错?他要是虚一点,早点驾崩,他连太子都不必挨,直接一步登天多好!

可惜这是妄想了,现实是,别说登天,他连东宫都摸不着。

而更让他气到炸裂的是,七月初,心宿西行,天气渐渐凉爽了一点,皇帝的身体不但依旧看上去很好,还下旨开了选秀!

这回不是替藩王宗室们选的,是替他自己选的。

一直以来,皇帝在女色上算是正常范畴,不特别好色,也不特别清心——清不了,他得拼儿子。

断断续续地,选秀隔几年开个一回。

这一回,不但延平郡王,朝堂内外都有些讶异,还拼哪?

真的大家都认命了,有个延平郡王在京,身体不缺胳膊断腿,脾气不特别残暴,智力不低于常人水准,就凑合得了,还折腾什么呢。

闹争储闹到现在,大家也挺累的。

皇帝表示不,要拼。

他要是有个嫡亲的兄弟,跟他那儿过继个侄儿也算了,偏存世的三个都不跟他同母,大好江山便宜别人,他不甘心。

几个御史上了要顾惜民力的奏章意思意思地拦了一下,没拦住,没法子,就选吧。

风平浪静了半年的京里又闹腾腾起来。

这闹腾与平江伯府没什么关系,从明面上看,方家人仍旧安静地守着孝。

这次选秀比上次圈定的范围要广,不只在京畿地区,周边的行省也圈了两个进来,看样子要搞一回大的,十分郑重其事。

诸如品貌端庄家世清白之类的标准刚制定下去,还没正式开选,延平郡王已经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谁都知道他在京里是为什么,皇帝偏还要开选秀。

他很疑心这是皇帝逼他离京的另一招,直接开口赶他,可能会被朝臣阻拦,变个法儿,逼他自己留不住,那就是他自己的问题了。

他这心态是疑人偷斧了,方寒霄比他的角度要旁观一点,就明确地知道,不是。

皇帝要撵延平郡王走,还不至于这么婉转而大费周章。

那总得有个缘故,令皇帝好巧不巧地,将时间正好定在这个时候,方寒霄为琢磨这个,一时都没有再去顾及延平郡王那边。

他琢磨了两天,莹月也陪着他想,都没想出来,这一天,有客来了。

建成侯夫人来看望女儿。

长女这门婚事,建成侯夫人原本并不赞同,那时方寒诚的名声太不好听了,哪怕薛珍儿是再嫁,找个门户低一点的人家也比嫁给方寒诚好。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