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一步,“市场花园行动”已经失败了,盟军所能思考的已经不是如何夺取桥梁,而是尽可能的救回英国第一空降师,以免他们统统做了德国人的俘虏。
直到9月25日,伤亡惨重的英国第一空降师才收到了撤退命令,最后在美军的掩护下成功逃脱,可人数已经从之前的万余人锐减至2398人。
最终,盟军付出了17200人总伤亡,其中大部分在英军和美军身上。
而德军方面的伤亡数字则在7500人左右。
很明显,德军才是这次战役的胜利者,并且挫败了盟军野心勃勃的作战计划。
“市场花园行动”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败笔,盟军空降力量在这次战役几乎彻底赔光,想在1944年内进入德国境内,显然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夏威夷火奴鲁鲁岛,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部,总统先生,马歇尔、麦克阿瑟、尼米兹等人聚集一堂。
战争进入了1944年后,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国已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尤其是马里亚纳海战“一边倒”的结局,更是让日本联合舰队的再次受到严重消耗。
在节节败退、越来越艰险的战争时局下,日本国内矛盾冲突陡然加剧,日本重臣们无一例外的将失败责任指向了首相东条,从而引发了一场国内政坛变革。
作为昔日的“日本民族英雄”,战争狂人东条敢于和美国叫板,横扫东南亚,屡战屡胜,让岛民的自尊心得到了空前的膨胀。
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如今日军被盟军打得落花流水、连战连败,这样的结局自然得有站出来背锅,他们只有把东条英机赶下台,才能平复民心。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美军内部也发生了“内讧”。
让人奇怪的是,这场“内讧”的主角依然还是麦克阿瑟和尼米兹。
比起上次的争吵,这次争执更加激烈,甚至于不惜撕破脸皮,彻底闹翻,这是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还要从新鲜出炉的一份作战计划说起。
和日本如出一辙,美国陆、海军同样也是素来不合,相互反感。
只是美陆、海军的矛盾还属于可以调和的“人民内部矛盾”,大敌当前,完全能够精诚团结。
不过即便如此,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为了更好发挥部队的作用,美利坚政府还是有意识地将两军种的作战任务分开,省得彼此看着不顺眼,影响战局。
于是,在太平洋战场上就有了太平洋战区和西南太平洋战区。
两个方向的战斗,彼此搅和的不多,倒也都打得顺风顺水,势如破竹,逐步形成钳形攻势,直到双方逼近菲律宾海域,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这一对老冤家又出现重大分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