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辅夫人只想和离

关灯
护眼
番外一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入了冬, 昏淡的雾里夹杂着水汽,可真冷啊!大早上往外走一遭, 头发都变得湿漉漉, 让人忍不住打哆嗦。

听见鸡鸣声,阮遇从睡梦中醒来,他穿了一件夹棉的袍子, 推开门, 望了望天,乌云又低又沉, 院子里积了深深浅浅的水洼。

阮家地方不大, 四四方方的一座小院子, 白墙青瓦, 墙壁上残留着十几年来雨水打过的痕迹, 后面邻水, 方便平日洗衣洗菜。

好在这会儿雨势不大,阮遇折根柳枝,稍稍沾了点细盐, 而后打了盆水, 用帕子擦脸。

今个天气冷, 阮遇准备让王娘子多休息一会儿, 便打算待会自个去灶房里煮一锅粥。

他刚放下擦脸的帕子, 正屋传来“咯吱”一声响, 只见王娘子拿着木梳, 走了出来。

阮遇:“娘,今个天冷,您进屋再睡一会儿, 儿子都收拾妥当了, 待会儿儿子来煮粥。”

“不用,娘做饭比你利落,你进屋温书吧。” 王娘子拿着木梳沾了点水,抿了抿两鬓的碎发,而后粗粗擦了把脸,就朝灶房走去。

阮遇倒没有进房温书,跟在王娘子身后,在灶台前坐下,拿了一根两根手指宽的柴禾,“娘,我来烧火。”

王娘子露出笑,她是寡妇,丈夫几年前离开了人世,把膝下的一儿一女拉扯大,并不容易。好在自己的儿子体贴又听话,知道心疼她这个娘亲,抢着替她干活,比许多姑娘都要懂事。

“遇儿啊,我之前听你爹说过一句话,叫什么君子…君子远庖厨,是这么说吧?烧火做饭是姑娘家做的事情,你只用在甄家学堂好好读书就行了。”

阮遇温声道:“昨日的功课儿子都温习过了,不耽误什么。娘,儿子也不经常烧火,您与娴儿每日要绣那么多的荷包,你们才是最辛苦的,儿子只用在学堂读书,儿子这么大了,还不能为咱们家分担,实在是儿子无能。”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你瞅瞅街坊邻居,哪一个不羡慕我有个好儿子?”王娘子手里没多少积蓄,可一想到阮遇,她就有了奔劲儿和希望,“你爹走得早,留下咱们孤儿寡母,好在你聪明,又会读书。娘啊,就等着你像你爹一样考上秀才,一步步高升,到那时,咱们家的日子就好过了。”

听到这些话,阮遇低下头,顺手又添了一根柴禾。王娘子和阮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供他读书,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盼着他出人头地,盼着他光宗耀祖,让她们过上好日子。

阮遇在心里下定了决心,要让王娘子过上享福的日子,可有时候,他也会觉得肩上的担子太沉重了些,王娘子过分的期盼,压在他身上,会让他觉得无力又劳累。

如果他一直没能考上功名呢?王娘子应当会很失望吧。

用了南瓜粥,阮遇提着书箱,“娘,我去学堂了。”

王娘子摆摆手,“去吧。”

阮遇在甄家学堂读书,与他一道读书的同窗多是商人。商人无法科举,在甄家学堂也只是混日子。

甄家学堂的束脩不算太多,授课的谢夫子渊博和善,不嫌贫爱富,是以,阮遇十分珍惜在学堂读书的机会。

中途休息的时候,甄玉棠抱着一个木匣过来,笑吟吟的道:“阮遇,这是樱桃今早上做的糕点,你尝一尝。”

甄玉棠是甄家的大小姐,甄家学堂就是甄玉棠的父亲和两位伯父筹建的。

甄家乃泰和县有名的商户,这位甄家大小姐却从不嫌弃他家境贫寒,每次拿了点心过来,总要给学堂的同窗分上一分。

阮遇捏了一块,糕点入口软糯清甜,托甄玉棠的福,他才可以吃到这些美味的点心。

他笑着道:“很好吃。”

“ 樱桃手艺很巧,她做的糕点可好吃了。” 甄玉棠说着话,淅淅沥沥的雨声突然间大了些。

甄玉棠朝窗外看了一眼,“雨下大了。天气越来越冷,快入冬了,江南冬日少雪,长这么大,我只见过两三次雪,听说北方那边每年都要下几场雪,可以随意打雪仗堆雪人,可真好。”

阮遇也是土生土长的泰和县人士,他也没见过几次雪。

看来甄玉棠喜欢雪,如果他一步步考取功名,去到京师为官,许是可以实现甄玉棠的愿望。

他心里这样想,却没有说出来,“没有雪,不过,过年那几天,我娘和我要做花灯拿出来摆摊,到时候,我送你一盏花灯。”

甄玉棠欣然应下,“好啊。”

学堂里众人家境有贫有富,但他们相处很是和谐,在一起读书好几年了,彼此都很亲近,不讲究那么多规矩。

说过话,甄玉棠抱着点心盒子去了别处,柔柔的乌发披在肩头,鬓上的玉石珠花栩栩如生,她面容白嫩,杏眸清澈,笑靥如花,是阮遇见过地最漂亮的姑娘。

阮遇心头涌上一个念头,如果他能考上秀才,他就去甄家提亲。

日子一天天过去,年味越来越浓,赶在年关前,阮遇正与王娘子商量着做花灯出去摆摊,阮家却来了一位身穿绸缎、一看就是富家老爷的中年男子。

那中年男子保养得宜,温文尔雅,“遇儿,我是你爹啊!”

阮遇一愣,他的爹爹是阮秀才,早在几年前就离世了,怎么会凭空多出来一个父亲?

那位中年男子是宣平侯府的侯爷,他告诉阮遇,阮遇本该是侯府的少爷,在出生的那一日,和王娘子生下的儿子弄混淆了,陆府的下人报错了孩子。

阮遇愣在原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原来,他不是小小秀才郎的儿子,他才是真正的侯府少爷。

出了这一遭,王娘子哪还有心情做花灯?她哭了好几日,才接受这个事实。

阮遇同样舍不得离开王娘子,他与陆侯爷商量,等过了年,再随他一道回去京师。

陆侯爷同意了。

阮遇抽时间做了一盏花灯,去到甄府。然而不巧,那几日甄玉棠不在府里,随着她爹娘去苏州府看花灯去了。

阮遇低头看着手里的花灯,等甄玉棠从府城回来,他已离开泰和县了。

这份花灯,没能送出去,他也没能亲口与甄玉棠告别。

上元节的第二天,他随着陆侯爷乘船回京,改回了陆家的姓。

京师的繁华热闹,是陆遇未曾见过的,宛若一幅绚丽的丹青,在他面前徐徐展开,让他见到了许多不曾了解的东西。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