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纸如绢,细细密密数十行。
字里行间,事无巨细,到似是慈母对小儿的拳拳爱护之心,令慕容薇感动。
玉屏山此行,如今一事无成,姨母晚归几日正合慕容薇的心意。她吩咐璎珞磨墨,提笔给姨母写了回信,说自己与夏氏兄妹一切安好,要姨母不必牵挂,安心处理姨夫的后事,便留在老宅多住几日,待一切处置妥当再回行宫。
写毕将信封好,依旧由璎珞交于来人,再命他带了口信,请姨母好好保重身体,这才打发来人回去。
伤寒还未痊愈,任凭慕容薇怎么舌绽莲花,又怎样苦苦哀求,夏氏兄妹到是齐了心,拿着安国夫人的信做为挡箭牌,无论如何不许慕容薇再出去登山。
慕容薇心焦似火,急得嘴唇上都冒了几只小燎泡,整日喝着罗嬷嬷制的竹叶茶败火。
夏兰馨见如此这般也不是办法,强留她在行宫之内,只怕她会更闷,到时又惹安国夫人怪罪。便与兄长商议,去二三里山地之外的青莲台暂住几日散心。
来时,叶嬷嬷曾说与众人,离行宫两三里地,有座几年前翻修的青莲台景致不错,主子们如果感兴趣,可以去小住两日。
慕容薇细问了,才知道青莲台以青莲池出名,那池原是一处温泉的泉眼,一年四季清澈见底,依着泉眼,周围还有几处剔透澄澈的水脉,依山有水,中间是一片平坦的盆地,到似是聚宝盆的形状。
地方官还为此特意找人看过,是上佳的风水宝地。
因玉屏山的行宫修在此处,地方官便不肯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将这风水宝地的消息上奏了京城,吩咐匠人们将泉眼重新整修,建了一座七层高的楼台,将主泉眼笼在楼中。却又通着外面一方水池,与分泉眼各处汇合,建几处亭台楼阁,时有修葺,如今浑然一座小巧的苏式园林。
既是风水宝地,便假托佛国圣境。匠人们将园内清泉溪流互通,汇成一方大湖。湖水宁静无波,遍植数十亩荷花,四时不败。尤其每年六月间,碧荷映日,白莲盛开,恍若佛国莲花盛境,因此这里便取名作青莲台。
外头人只知道安国夫人与一双儿女扶丈夫牌位归祖,行宫里头却早得了消息,大公主与禧英郡主此次亦低调出行,随在船队之中,命行宫各处务必好生侍候。
接了上头的旨意,叶嬷嬷便想到这处好地方。她早早使人收拾了出来,换了新的坐褥幔帐,又命日日洒扫熏香,收拾得一尘不染,预备着主子一时起意,愿意去住两日。
左右登山无果,慕容薇苦无良策,想着青莲台的泉眼温和,问过了太医,知道泡泡温泉对自己的风寒大有好处,慕容薇便听从了夏兰馨的建议,定了第二日便启程去青莲台,今日先由叶嬷嬷陪着罗嬷嬷去打个前站。
知道罗嬷嬷是公主面前的红人,一路上,叶嬷嬷小心应酬,欲打探如何讨得公主殿下的欢心,竟送了一对价值不菲的绿松石戒面,装在宝蓝色金纹刺绣宝相花的荷包里,恭恭敬敬呈给罗嬷嬷。
罗嬷嬷知晓迎来送往的规矩,见对方一心一意送礼,只怕自己不受反而落了芥蒂,便大大方方收过叶嬷嬷的礼物,略略提点她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