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人历来是抢一票就走,根本不会保存民力。
采用的是涸泽而渔方式的高压政策,为了痛快往往每到一地就把一个地方变为焦土白地,绛州也不例外。
所以现在民间手里的粮食基本都集中在坞堡,其他地方根本征不到粮食。
突厥人军粮虽然看上去不少,实际就是死水,吃一斤少一斤,得不到有效补充。
倒是这些坞堡以及背后的世家,能够从各种渠道秘密搞来粮食,如同活水源源不绝。
从这一点看,目前和他们搞好关系似乎也不坏。
陈正谦这次送来的粟米两万四千石,足以让全军饱餐一段时间。
而且陈正谦还主动请缨,愿意去各处继续筹措军粮供应前线使用。
只要李世民大军在此,就算河东子民勒紧脖子不吃不喝,也要保障大军军食。
粮草军需这些都有办法,只要你们大军别撤回关中,其他一切都能解决!可见突厥人的行事,把本地人给吓到了。
多年不经战阵的百姓,也确实受不了这种场面,为了活命也就顾不得许多了。
说不定很多粮食未必是世家真的愿意拿出来,可是现在生死关头谁还管你那些?
先用粮食换来对自己的保护才是真的,其他的事情到时候再说了。
李世民虽然不喜世家,但是知道眼下并不是和他们闹翻的时候,因此对陈正谦很是客气,安排人接应粮草进入军营,自己则和徐乐等人把陈正谦请入帅帐落座款待。
军中自然是没有什么像样的招待,不过陈正谦倒也不在意,一碗热汤足以,随后便开始向李世民介绍情形。
“自从刘武周引突厥入河东,百姓便没了活路……”陈正谦边说边摇头,嘴里一个劲地叹气。
他这话半是骂突厥,半是骂李家。
要不是李元吉胡作非为,裴寂等人打仗又实在不行,河东又怎么会变成这副模样?
李世民等人心知肚明,但是也不好多口只好听老人在那里指桑骂槐地数落。
毕竟是谏官出身,陈正谦虽然年迈但是词锋依旧犀利,若是李元吉等人在场,多半要被这夹枪带棒的挖苦搞得满头大汗无地自容。
徐乐等到老人骂了一阵才开口打断:“陈翁以为,当下该当如何?”
他这一句话算是把老人的势头给止住,否则还不知道要到几时。
陈正谦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连忙喝了口热汤以作缓冲,思忖片刻后说道:“突厥兵锋虽盛,但是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
其所到之处处处焦土,虽然广掠资财但是粮储不足。
全靠之前存粮支撑,但是坐吃山空能抵几时?
依老朽之见,深沟高垒与其对峙,待得时日一久,敌兵粮草耗尽不战自溃。”
李世民问道:“若是突厥征粮?”
“他们去何处征粮?
如今突厥势力所及,已经看不到农夫,粮草从何而来?
百姓纷纷结寨自守,突厥游骑无可奈何。
若是他们以大军攻寨,则得不偿失,反倒是失了先机。
再说有大军在外,突厥人又哪敢以大军攻寨,若是老朽所料不差,只要拖延日久,他们自己就要退兵了。”
徐乐点点头:“陈翁所言甚是。
若是如此,确实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过就这么走,未免太便宜他们了!也未免对不起百姓所赠军粮!”
陈正谦看向徐乐,不知他要说什么。
徐乐则微微一笑:“依我之意,自然是要把他们留在河东,用他们的血赎他们的罪!”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射天狼(五十八)
陈正谦讲述了情形,便由人引领着前往其他军帐暂时休息。
随着这笔粮草到达,唐军的物资紧张情况总算是得到了暂时解决,今天肯定是要犒赏三军,让军汉们吃一顿饱饭。
不过下面的人怎么庆贺欢喜,自有人去安排,李世民、徐乐、长孙无忌等人则没这个心思庆祝,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商谈。
问题还是出在方才的军略之争上。
陈正谦虽然是谏官出身没经历过戎政,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不知兵要。
隋代还承袭了南北朝的一部分特色,大臣往往文武兼资,就算是所谓文官也随时有可能被派出去统兵,不能因为其没带过兵就认为他不懂行军打仗。
陈正谦的意见算得上老成,而且和长孙无忌等人想法差不多,乃至屈突通、侯君集等也是持同样看法。
突厥人的骁勇他们是见识过的,不同于汉家诸侯的常规战术,突厥大军在野战的时候,漫天箭雨覆盖,然后如同围猎一般,快速移动穿插,充分发挥骑兵速度优势,一万人往往能当三万人用。
任是你何等精锐的部队,一旦感觉身前身后都是敌人,也难免心惊胆战。
他们的正面突击力量或许略逊于唐军,可是要论起机动能力和骑射手段,则远在唐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