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先看向唐窈,唐窈正笑着接住扑过去的女儿,听她叽叽喳喳献宝般给出灯笼,儿子也提着灯笼不甘落后,他视线转开,落到旁边那人身上。
余既成也朝他看来,神色有些许得意,显得意气风发。
郁清珣顿时明了,唐窈已经跟他提过试一试了。
“阿爹,阿爹,你画的灯笼也快拿出来给阿娘看!”下方小姑娘回头朝亲爹喊着。
郁清珣收回意识,有意忽略余既成,提着灯笼踏出府门走过来,面上显出温和笑意,“我的给你阿娘看,你阿娘可就看不上你们画的灯笼了。”
说着,走近过去,将手里灯笼提给唐窈看。
“喜欢吗?”他眉眼清润如初,情眸风流俊逸。
唐窈对上这双眼,再有刹那失神。
稍许,她目光落在那灯笼上,又再是一怔。
那是一盏圆形花灯,灯上画着许多绿荷与一支垂下来的莲蓬,莲蓬被一妙龄女子拿在手里,回头看来,眉如远山,青丝如墨,俏脸白净,周围万物皆绿,唯她红唇似火,明艳万分。
唐窈怔怔看着。
郁清珣画技尚可,景色主在写意,不算真实,却清楚勾勒出当时场景。
原来他也一直记得啊。
也是,他说年年如此,虽然后来他们没能年年都去,但到底还是去过几次的。
“我现在画的没你好看,等我长大了,一定画得比你好看!”耳边传来郁棠不服输的话语,“阿娘阿娘,您会更喜欢我长大后画的灯笼对吧?!”
小姑娘提着灯笼期待看来。
唐窈回过神,扫向女儿提着的小灯笼。
她不过四五岁,连字都还不会写,更别提画画了,那灯笼上的作画……是用手指沾了颜料涂上去的,其上画的“绿荷”指印清晰,旁边还有其他看不懂的涂鸦,像是拿了荷叶印上去的。
“我喜欢爹爹的……”小郁桉看着亲爹的灯笼,在旁边软软补充。
郁棠腮帮鼓了鼓,不服输地跟弟弟道:“我现在还没长大,等长大会画得好看!”
“哦。”小人儿很信任姐姐,“那也喜欢姐姐的……”
三个大人听着不觉微笑。
唐窈被这一打岔,忘了前面所思,温柔笑道:“那阿娘可等着棠棠长大后画的灯笼了。”
“嗯嗯!”小姑娘重重点头。
唐窈笑着,再看向郁清珣,“我先带他们回去,酒楼已经让婉儿帮我打理,明日我让人整理出农庄的田地契给你,再过两日整理好行李物品,便可回云州。”
“好。”郁清珣点头,“回头我让人将银钱给你。”
她回云州另置产业也需要钱。
至于这些农庄田产,往后也是棠棠和桉儿的,在谁手里都一样。
唐窈没有再多说,将儿女抱上马车要回小宅院,身后又忽地传来声音,“阿窈。”
唐窈停住上车的动作,回头看来。
郁清珣将灯笼递来,“他们都有灯笼,你也拿一盏。”
她抿唇看着灯笼,一时没动。
偷得浮生半日闲,往后我们年年如此……
“今年还没到摘莲蓬的时候,等到时候……带棠棠和桉儿一起去摘?”他看着她,轻声询问。
唐窈停了好一会儿,到底是接过那灯笼,轻轻道了声:“好。”
她没再看郁清珣,提着灯笼上了马车。
郁清珣目送她上车。
余既成跟过来,瞥了他一眼,“看来国公伤势已经痊愈,都能想着以后了,可别到时还拿伤势哄人。”
他没等郁清珣回话,也先上了马车。
郁清珣站在原地,看着马车帘子掀起又落下,前头马夫吆喝着赶马,马车缓缓启动,很快从他面前驶离,朝小宅院行去。
他独自站在府门前,站了许久。
三日后,唐窈收拾好行李物品,带着儿女赶往河岸口。
往常嘈杂喧闹的江河船埠口,此刻很是安静,周围不见搬运货物的船工,也没其他船客或叫卖的生意人,岸口空地上站了许多兵卒,水边还停靠着三艘客船两艘军船,那军船上还有水军值守。
唐窈看到这场景皱了皱眉。
郁棠和郁桉从马车上探出看来,无视周围兵马,一眼看到郁清珣,欢呼着先下了马车,朝亲爹奔去。
“阿爹也要跟我们一起去外祖家吗?”郁棠高兴询问,“不会半路将阿娘拦回来吧?”
她还记得上回被中途逮回来的事。
郁清珣揉了揉她小脑袋,“一起去,不会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