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坤突然间意识到皇上此时已陷入了一种混乱的状态,分不清现实与回忆,整个人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场令他肝肠寸断的生离死别。他悄悄将身体移近乾隆,伸手紧紧握住了他冰凉的手掌。
突然感觉到从那只坚定有力的手掌上传来的温度,乾隆立刻从几近失控的情绪中清醒过来,扫了一眼周遭的宫人,命他们都退出了灵堂。然后他低头看了看仍紧握着他的那只手,没有对这种大不敬的行为做出任何表示。
和坤见皇上的眼中已回复了昔日的清明犀利,才慢慢松开了他的手,悄悄移开与皇上的距离,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继续一言不发地垂头跪在那里。
乾隆低头看着自己手掌上残留的指痕,感觉到方才的那一缕余温也渐渐散去,不禁有了片刻的失神。
乾隆四十二年六月,和坤转户部左侍郎,并兼吏部右侍郎。十一月,兼任步军统领。
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正月,和坤府。
送走了连夜赶来报信的伊江阿,和坤对着书案上展开的空白奏折,握在手中的笔却迟迟难以落下。他犹豫再三,终是将笔掷到一边,坐在椅中陷入了沉思。
没想到安明的事情就这样被人给揭出来了,“父死不报”的罪名可大可小,放到前朝,恐怕是连查都不会有人去查,可放在“以孝立国”的当朝,很可能就会落个死无全尸的下场。
当初自己在年底考察时举荐了他,确是看他为人谦和,办事干练,谁料到他刚上任不久就遇到父亲病故。本朝规定,官员“丁忧”需回乡守丧三年,想是他舍不得才到手的官位,竟愚蠢到隐瞒父丧不报,这可是犯了皇上的大忌。
自己早就料到,可能会因之前举荐过他而受到牵连,可是没想到事情竟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程度。方才,吏部尚书永贵的儿子伊江阿赶来报信,永贵已经联合了朝中几位大臣,要在明日上书弹劾安明的同时,也弹劾他和坤,罪名是他私下收受了安明贿赂,徇私枉法,与安明沆瀣一气。
“受贿”,这罪名一旦坐实,他和坤的仕途恐怕也就要到此结束了。想是自己颇得皇上赏识,升迁太快,再加上年轻气盛,这几年为官怕是也得罪了不少人。如今安明案发,那些早就想扳倒自己的人当然要借题发挥,将自己也牵连进来。
自己若真的收了安明的银钱,那也不算冤枉,可实际上自己只不过曾让安明为自己的新府邸采办建材,而且当时自己也按他提供的单据将货款都付清了,根本谈不上是贿赂。
为今之计,自己只有舍卒保帅,也上折弹劾安明,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可安明毕竟是自己的下属,一直以来办事都颇为尽心尽力,却将要因为这种小节有失而掉了脑袋,作为上司的自己不但不能施予援手,还要落井下石地弹劾他,实在是有愧于心。
他抬头看向窗外,不知不觉中,东方已隐隐泛白,没想到自己竟已在书房中枯坐了一夜。重新拿起笔来将奏折写就,又细细读了一遍,他不禁摇头叹息了一声,将折子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