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杨玉环被册立为贵妃,一时间三千宠爱集于一身,令她成为真正的后宫之主。
这一日,杨玉环本与李隆基约了在百花亭赏花饮酒,不料御宴已早早备齐,李隆基却迟迟未至。直等到日已偏西,终有李隆基身边的近侍高力士来报,皇上已留幸于江妃宫中。
“江妃?”杨玉环略带疑惑地看向高力士。
“这江妃就是常被人称作‘梅妃’的江采萍,当日贵妃册封礼上唯一淡装雅服的那位,记得贵妃当时还特别留意过。”高力士恭谨地答道。
杨玉环猛然间记起了那个卓立于众妃嫔之中眉间带着淡淡哀愁的梅妃——那个与昔日的卫子夫竟有几分神似的柔媚女子,她的心中陡然间升起了一股难言的惆怅,争来争去的,不过是那份微薄的君恩,谁又真能争得到哪怕是一点半点的真心?何况即使今日得到了,保不住明日还会失去,那些情浓意切时的承诺不过是虚幻的赏赐,一切都不是真的,都是转瞬即逝的美梦,我不是阿娇,我决不会再相信他!
高力士觉察到贵妃神色有异,猜她必是心中生了怨妒,忙出言宽慰道:“江妃早于娘子进宫十年有余,当时倒是颇得圣意,可自从娘子侍奉君前以来,这江妃处圣人已是极少去了。”
杨玉环知道高力士会错了意,可她也无心辩白,默不做声地自斟自饮起来。一旁的宫人们包括高力士在内都知道贵妃在和皇上赌气,谁也不敢上前相劝。不多时,不胜酒力的她已有了几分醉意,竟步履踉跄地奔到亭外的园中,广袖轻挥,独自舞了起来。不知是不是因为添了些醉态,曾经见识过贵妃曼妙舞姿的高力士忽然觉得贵妃今日之舞与往日大有不同,似是少了些优雅飘逸,却多了些沧桑古韵,令人睹之便心生凄楚悲凉之感。
脚下忽然一个踉跄,杨玉环踣倒于地。一旁的宫人们忙急着上前相扶,却被她用力推开,自己慢慢地站起身来。她回转百花亭内,将剩下的那半盏残酒一饮而尽,然后面无表情地对高力士道:“请将军去禀明圣人,妾杨氏自请出宫,望圣人恩准。”
玄宗李隆基眉头深锁地坐在宫中,茶饭不思,更是无心政事。跟随他多年的高力士在一旁自是看得明白,自从圣上赌气逐了贵妃出宫后就一直闷闷不乐,心烦气燥,累得身旁的宫人都跟着战战兢兢,动辄得咎。他试探着道:“贵妃骤然离宫,怕是一时还不能习惯杨府的饮食,臣请圣人恩准派人送些贵妃平日喜欢的膳食过去。”
李隆基闻言一喜,却又故作矜持地思量一番,方点头应允。
高力士看出圣心大悦,忙再次进言道:“若是再有圣人心腹之人去杨府好言相劝,贵妃或许会心感圣恩,主动求圣人恩准她回宫也未可知。”
李隆基顿时大为心动,再也顾不得什么颜面问题了,连连点头道:“力士说得有理,朕就派你——不,我亲自去接玉环回宫。”
高力士急急劝阻道:“这样恐怕不妥,如今宫门已经落锁,圣人此时出宫,必然会惊动把守宫门的禁卫,此事传扬出去,有损圣誉。”
此时心心念念地急于去见爱妃的李隆基哪里还听得进任何劝阻的话,不耐烦地道:“哪有如此严重,大不了小心不让禁卫看到我,对了,我就扮作你的侍从,玉环见了我必定十分欢喜。”
高力士难得见到圣上有如此兴致,自己也不由得有了顽童般的冒险嬉戏之心,也就不再多说,忙下去着手安排了。
回到杨府,坐在自己从前的闺阁中,杨玉环感到多年来积郁在心头的苦闷一扫而空。离开了重重如海的深宫,抛开了那些虚名浮位,终于,她可以无拘无束地思念他,在心中独自完整地拥有他。正自沉浸在柔肠百转的回忆中时,忽有人来报宫中派人送了御膳过来。
一边看着一道道膳食摆上来,一边听着高力士痛心地诉说着皇上如何因思念贵妃而茶饭不思,竟将自己的一半御膳派人给贵妃送过来,杨玉环忽然觉得心情大好,应该让那人也尝尝惦念一个人的滋味,更何况那被惦念的人还是自己。于是她颇为郑重其事地表达了对皇上隆恩的感激之情,随即又没什么诚意地表示自己也十分思念皇上,但是自己因“悍妒不逊”而被逐,实在无颜再回宫面君。说完这些,她也未再费心去理会高力士频频示意的目光,径自兴高采烈地吃起那些她平日就非常喜爱的菜肴,看得一旁的李隆基心中颇不是滋味,终于忍不住上前一把夺过她手中的筷箸,拦腰紧紧地抱住了她。
杨玉环吃惊地看着眼前赌气不言的那人,“三郎——,怎么会是你?”
半晌,那人闷闷地哼了声,“我后悔了。”
这孩子般的赖皮话,令她一时间哭笑不得地愣在那里,待看清那人身上的装扮,她终于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