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居中心下叹息,每人三升、十文钱盐菜,三升就是三斤粮食,也就说朝廷只给保丁吃的,只能保证不饿死就算了事。
灾年时,没有任何粮食的时候可以这么玩,天下太平之时,谁家没有一帮子老弱要养活?况且还是日常花费较多的江南。
按照每户出一保丁来算,整个江南至少有二成人口为保丁,十日一更戍看着是时间不长,可这只是跑到戍守的地方戍守的时间,路途上的时间并未计算在内,家住的近一些还罢,家住的远呢?若是打仗了,千百里的调动呢?那就说不好多久回不了家。
两成人口成为保丁,哪怕只提供吃的,这就是难以计数粮食,当然,地方官府不可能真的需要两成人口同时戍守,或许每年只需提供两成保丁的十之一二人粮食,即便如此也是一项庞大支出,对地方造成了难以承受压力。
地方官府无力供养如此多的保丁,怎么办?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增加关卡,增加征收2%过路税关卡增收,仅此还不足以养活保丁呢?官府就将这些低廉到只给吃喝的保丁当成一种买***如租借给商贾们进行货运、营建,高衙内如此得高俅宠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用免费厢军、保甲军货运、营建。
保丁自身不愿意白给官府干活,能够与官府勾结的商贾,能够从保丁上获利的商贾毕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商贾更为厌恶保丁肆意设置的收费关卡,而保丁又确实给了地方官府极大的压力,几乎从上至下都没人愿意保甲军、义勇军的存在,而王安石倒台的一个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保甲军存在的原因。
王安石煕宁改革军制,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省钱,期望用只需要给吃喝的保甲军来代替募兵的百万禁军、厢军,结果却不理想,不仅没能省钱,反而招致了禁军、厢军的不满,以及军费的进一步提升,致使各地出现的无数私设收税关卡。
煕宁改革失败、元佑党上台后,朝廷也多次希望废置了保甲军、义勇军,但最终还是保留了这些乡军,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保甲军、义勇军足够便宜,可以当作“征役”百姓使用。
宋国每年的消耗太大了,元佑保守党更愿意恢复祖制“官收、官运、官售”完全垄断模式,而这就需要难以计量人员参与运输,起初时各地官府皆不愿百姓习惯了的“募役”重新变成“征役”祖制,而蔡京却第一个完成了朝廷的任务,第一个做到了“征役”之事,使用的法子很简单,就是用原有的保甲军、义勇军来替代需要免费征役的百姓。
每年需要耗费一万万两千万贯银钱,庞大的物资消耗需要难以计数人力参与运输,免费征役百姓的阻力太大,尤其是江南富庶之地,但使用已经存在的免费保甲军、义勇军后,民间百姓的抗拒就小了许多,这也是明明知道保甲军、义勇军有着诸多弊端,朝廷依然保留至今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可话又说回来,傻子才愿意只干活不拿钱养家呢!
明明是拿钱搞运输的募役变成了只干活不拿钱的征役,本来是无数百姓因参与运输而赚取养家糊口的工作,却因为朝廷使用免费的保甲军、义勇军而没了收入,百姓心下又岂能没一丝怨言?
郑居中话语里没有点名普通百姓不满,没有细说保甲军、义勇军因何不满,坐在赵佶身前的一干大佬却都心知肚明。
看着没人帮自己劝解,官家又指名道姓让自己发言,郑居中不得不再次苦笑开口劝解。
“那蔡家小儿太过狡猾,自煕宁之时,朝臣、各州县百姓便厌恶保甲军、义勇军,今日那奸佞小儿又一意将之废弃,江浙百姓只会弹冠而庆,朝廷若是太过表现不满,臣担心……担心***心恐被奸佞小贼夺取,江南恐有大祸……”
“混蛋——”
赵佶大怒,手里没了碗筷可摔,恨恨将杭州送来的《民生报》甩在郑居中面前……
“读——”
“给朕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