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岑道夫访华,主要目的就是缓解紧张的冷战局面
问题是,赫岑道夫的对不再是没有军队北京的郭明善,而是在一九八五年成为总统的顾祝同
这个大背景,注定了赫岑道夫要想获得完成改革所需的时间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
有趣的是,虽然赫岑道夫不是第一个道访北京的帝国首相,却是大战后第一个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的帝国首相
在他之前的三十五年里,没有一位帝国首相正式访问过中国
仅此一点就可以被新闻媒体大肆炒作了
问题是,在北京,赫岑道夫除了受到热情款待之外,要想获得其他好处,就必须拿出诚意来
当然,赫岑道夫的目的也是缓解紧张的军备竞赛
在访华期间,赫岑道夫正式向顾祝同出“大规模削减战略核武器”的想法,即从削减核武器着来促成全面裁军
对赫岑道夫的议,顾祝同表示了欢迎,却没有做出太大的让步
当时,赫岑道夫出等比例削减核武器,而顾祝同则坚持应该等量削减核武器,而这两种方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前面已经到,德意志第二帝国通过立法,把核武器的总量限制在一万四千件以内,而中国却没有类似的立法在赫岑道夫访华的时候,中国拥有二万六千件核武器,几乎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两倍
也就是说如果等比例削减的话,那么中国需要销毁更多的核武器
相反,如果等量削减的话,中国能够保留更多的核武器
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要想维持有效的战略威胁力量,就必须拥有足够的核武器,而且这是一个相对数量而不是绝对数量
原因就是,核威胁理论本身就是相对的,而且与核战略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