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屋>都市生活>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九百九十四章 重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九十四章 重组(2 / 2)

到九月底,东狮第一款轿车就累计销售八千辆,远远超过原野此前一年的轿车销售成绩,也超过外人对东狮集团的期待;也叫人越发确信刘继周就是淮海省能做好汽车项目的人。

而东狮集团传统就占优势的皮卡,到九月底也是累计销售超过一万五千辆,在去年的基础之上翻了一番。

这除了今年的汽车市场持续大幅增涨之外,也由于十二亿资金以及业信银行等合作资源的注入,使得刘继周及东狮的团队有了更好发挥的空间跟天地。

然而这对东狮集团仅仅只是初步的成功,整合后的东狮集团生产线仅五万辆轿车、两万辆皮卡、两万微客的年产能,并不能满足明年的市场需求。通常说来,汽车产业的产能与实际产销售量比例要控制在2:1左右,这也就意味着东狮集团的现在生产线产能都需要进一步的扩大,同时还要引进新的车型、发动机技术及生产线……

引进技术、扩大生产,第一缺的就是资金。

无论是省里还是潘园乡政斧,还是刘继周家族,都没有能力再向东狮集团注入资金,除了银行贷款、引进新的合作方之外,最佳渠道就是通过东江精化再次发行可转债。

第一次公开发行可转债,东江精化处于低迷期,除徐城市的企业,也没有什么投资者看好对东狮集团的股权投资,故而第一批可转债约定转股价格每股不到2元。

而到东狮集团第一款车款热销,作为持有东狮集团40%股权的东江精化,自然也被证券投资商及股民看好,股价激增到4元,这时候再发行可转债,转股价格就足足比前次高出一倍。

此外,东江精化此次发行可转债获得的资金,也不会再以净资产折算的低价扩大对东狮集团的持股,而是仅仅作为普通的公司债借给东狮集团用于产能扩张。

这对东江精化的股价没有进一步的刺激及更大的增值作用,自然就最大限度的削弱投资者对可转债的认购兴趣。

两次可转债发行的间隔时间这么短,第一次参加可转债发行的企业,就算心有余也力未足,包括浦成集团,都只愿意象征姓的认购了一些。

第一次认购可转债的债权人以及东江精化的股东,是有认购优先权的,但省国投以及浦成等债权人放弃认购优先权之后,梅钢系初步估计这次可以认购八亿东江精化的可转债。

虽然转股价格比第一次要高出一倍,但也确保没有人以后能再跟梅钢争夺东江精化的控股权。

*************************

郭庭入主后的新原野,客车业务的销售主要还跟各地的客运公司打交道,而且也没有东狮汽车厂十年磨炼成的成熟团队去推动各方面的工作立即进入良姓的状态,很多工作都需要重塑,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呈现爆发式的增涨,而点点滴滴的改善在短时间里也难叫外界觉察。

不过,东狮集团第一款轿车的热销,就让原野的改制重组工作笼罩上光环,也就没有人会不识趣的去质问新原野的缓慢成长——再说郭庭入主新原野,比刘继周接手整合原野的轿车部门时间还要晚三个月,大家在这里也是变得更有耐心。

而在整个夏季以及初秋时节,沈淮重点推动的还是组建以电站、输配电设备制造为核心业务的电气集团。

由于淮海省内电力产业发展迅猛,未来的增涨又有预期,不管电力集团、仪电集团还是机电总公司,在相关设施制造业务上都是盈利的。

甩包袱式的重组容易,但想叫这些部门将能盈利的核心业务让出来,比割肉还要痛、还要难、还要剧烈挣扎。

从组建电气集团的设想抛出来的那一刻起,省里就闹得沸沸扬扬。

最终形成的方案就是由省仪电集团、机电总公司、电力集团为主发起人,成立淮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将与电力装备制造相关的业务及资产计三十亿注入其中,计60%股份;东江电力、淮能集团总计注入20亿资金,计持40%的股份,此外也接受省第一机械总公司等省属企业剥离下来的相关业务跟债务。

在沈淮的坚持之下,机电总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胡泓伟,得以担任淮海电气董事长兼总经理。

沈淮支持胡泓伟执掌淮海电气,不仅因为他是小姑宋文慧的校友,更主要的是淮海湾电力产业这几年大发展,胡泓伟是机电总公司内部抓住这个机遇,推动机电总公司大往电力装备制造方向发展的核心人物。与梅钢、淮能的关系都保持融洽的同时,机电总公司在胡泓伟领导之下发展起来、这次注入淮海电气的业务及资产、人员最为庞大。

最终组建的淮海电气,虽然拥有五十亿的净资产、拥有分支公司及大中型制造工厂十六家,也覆盖电站及输配电设备产业大半的产品,置入的省电力仪表研究所也有相当强的科研实力,单就规模跟竞争力还是远不能跟国内外一流电力设备制造商的。

淮海电气组建后,沈淮直接参与的工作,就是推动在秦江区国际产业园以西、以淮海电气为主体,与秦江区合作建设电力设备产业园。而在淮海电气正式组建之前,沈淮就着手寻找海外电力设备制造商进行技术引进、扩大生产等方面的广泛合资合作。

无论是淮能、东江电力此前接触、有业务往来的海外电力设备制造商,还是看好淮电东送背后、淮海省及周边地区巨大电力设备市场需求、看好淮能及东江电力发展的海外电力设备制造商,都是有积极意向与新成立的核心业务发展更明确、技术、资金、人力资源更密集、更具优势的淮海电气展开密切合作的。

在十月上旬,在电力设备产业园奠基的同时,淮海电气就有四家大型电力设备及线缆合资厂在产业园破土建设,为淮海省以及徐城市新增3亿美元的新增引资成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