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奉宸殿离开时,姜雪宁把没吃完的桃片糕一并带走了。
谢危看着她。
她还一脸义正辞严地解释:“谢先生常日出入宫廷, 料想不会把糕点带进带出, 如此这碟桃片糕放在殿中无人享用,搁到明日怕就不好吃了, 不如让学生带回去。”
谢危没说话。
姜雪宁便当他是默认了。
食盒往手里一拎, 她大步跨出了奉宸殿:反正馅儿也露了,装也装了, 谢危没看出来就不会看出来,看出来了自己也无法改变他的想法或决定。那不如趁自己脑袋还在脖子上, 多活一天是一天,能吃一点是一点。拿命换来的桃片糕, 当然要带回去继续吃!
想明白这一点, 她脚步就变得轻快起来。
人走在路上,跟要飞起来似的。
谢危在她后面看着,只觉得她悲伤快乐都很真切, 也很简单。
仰止斋众位伴读中, 只有姜雪宁是被谢危提溜着需要另花时间去进学练琴的,所以旁人的时间往往和她对不上, 旁人休息的时候她可能才回,她休息的时候旁人可能已经在看书了。
这会儿也一样。
姜雪宁拎着食盒回来, 众人基本都在午歇, 整座仰止斋里安安静静。她进屋将食盒放在自己的桌上, 打开来又没忍住吃了两片, 才琢磨起来。
被陷害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一次, 尚且还能为自己找借口,说是没防备,不小心;可如果再发生第二次,那就连借口都没得找,是真的蠢且钝了。
与其暗中猜测,不如当面澄清。
更何况这一世她与萧姝实在没有什么直接的利益冲突,她在宫内这段日子,不该这么难过才对。
那枚或许惹了事的香囊,此刻就放在桌边上。
一道破损的划痕十分明显。
姜雪宁盯了它有片刻,一念落定时,便将食盒合上,直接从桌上抓了香囊,推开门走了出去。
她的屋子在整座仰止斋最偏僻的角落。
萧姝的屋子却是这里最好的那一间,坐北朝南,两面开窗,采光很好,邻着一条走廊,周遭也没有旁人。
走过去并不需要多久。
门口却有宫人静立着伺候。
姜雪宁走过去时,站在外面伺候的宫人便看见了,朝她弯身一礼,竟然直接向她道:“姜二姑娘是来找萧大姑娘的吧?我们姑娘正在等您。”
姜雪宁顿时有些讶异地一挑眉。
这可真让她有些意外了。
她看了这宫人一眼,没有说话。
宫人也不多言,上前便将门推开了,请她进去。
姜雪宁走了进去。
这间屋子布置得竟不比她那边差多少,处处透着点世家勋贵才有的底蕴,看起来没有那么富丽,可连角落里随便放着的一只花觚都是雨过天青的釉色。
宫人站在书案前伺候笔墨。
萧姝穿着一身浅紫的留仙裙,一手挽着袖,一手持着笔,正在作画。大江流去,两岸对出,古松兀立在高崖之上,孤帆飘荡远影渐淡于水波尽头。
气魄竟然不小。
旁的女子,不管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大多偏爱工笔花鸟,写些闺中春怨,可萧姝显然不爱,更喜水墨染江山,格局更开阔些。
也或许,这是她想要给别人的感觉。
姜雪宁进来时,她笔尖正好点着那孤帆的帆影,抬眸看见她便勾唇一笑,道:“我便知道姜二姑娘会来找我,不过比我想的还早了许多。”
说话间她搁了笔。
也摆了摆手叫伺候笔墨的宫人出去了。
屋内就剩下她们两人。
姜雪宁早知萧姝不是个好相与之人,闻言并不惊讶,只道:“那看来,我还是很出乎萧大姑娘的意料的。”
萧姝点了点头:“岂止出乎意料,简直是有些佩服了。”
姜雪宁道:“你指的是查抄仰止斋那一桩吗?”
萧姝一笑:“姜二姑娘明白人。”
姜雪宁一声嗤,也不想废话,直接将那一枚香囊搁在书案上:“昨儿你还给我的香囊,的确是我所有。不过你捡到香囊的地方,大约并不是我丢香囊的地方。”
萧姝竟道:“我知道。”
姜雪宁顿时挑眉。
萧姝却沉默了片刻,似乎斟酌了一下,才道:“查抄仰止斋那一桩是我做的,可这一切也不过源于一个荒谬的误会,我并非想要针对你。”
姜雪宁忽然觉得她很有意思。
回望着她,她微微一笑:“我也知道。”
这番对话颇有点耐人寻味。
两个人之间互有试探。
其实在刚知道有姜雪宁这么个人时,萧姝并没有想过将她当成自己的敌人,一是她出身高门,能威胁到她的人很少,二是姜雪宁与她之间也没有实质的利益冲突。
要成为敌人,这二者缺一不可。
然而入宫之后,一切似乎就有了变化。
姜雪宁在肉眼可见地备受重视,虽然出身不如,可在宫中竟然也不比她差;随即而来的便是沈玠对姜雪宁的过度在意,甚至还私藏了一方绣帕,稍微有些敏锐的都知道,沈玠极有可能会被立为皇太弟,而她是一个想要成为皇后的女人。
在这种情况下,姜雪宁足够成为她的威胁。
而且是很大的威胁。
那一次是刚巧得知了宫里要下令查抄的事情,她前后一合计觉得即便此计不成也能让姜雪宁入慎刑司吃一番苦头,在里面发生什么事情,当然也不由姜雪宁本人说了算。
如此便可轻而易举消除此人带来的威胁。
可没想到,危机面前,这位小门小户出身的姜二姑娘竟然临危不乱、据理力争,甚至不惜以死为威胁,硬生生将这一场危机化解。
更没想到,沈玠那一方绣帕另有主人。
她的敌人根本不是姜雪宁,而是她的姐姐姜雪蕙!
这可真是闹了天大的笑话!
萧姝一向好面子,可在因为这件事被太后姑母责斥的时候,即便心里再如何不甘,再如何不爽,她也无法反驳——
是走了一步错棋,出了一记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