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于秋除了在天刚亮的时候,在王府陪三个老婆吃了一顿早饭之外,一整天就没有停过,给洺京各个过年的时候还要在工作在岗位的治安署民警,卫生署清洁工,水电保障署工作人员等等等送慰问,发红包,并且在下午的时候,和李秀宁一起乘车去往了农垦特区,看望那些新安置下来的百姓们。
他们本以为远离故土会是一种灾难,却没想到,第一年来夏国就感受到了各种温暖,简直像是进入了梦幻世界一般,各种好。
倒是在各个新修建起来的村落走了一圈的于秋,意外的收获了他们贡献出来的十几万积分。
所以,像这样的慰问活动,他连续进行了三天,在年初四的时候,于秋就一头钻进了造车厂。
火车的运作原理虽然简单,但那是对于像于秋这样有后世学习的基础知识,以及系统赋予了各种技能的人来说的。
真正要上马这个东西,就会和刚上马的广播电台一样,面临没有人手会操作这个实际问题,怎么打指挥灯或者信号灯,怎么鸣笛,在什么时候熄火刹车才能把车子停稳,这需要一整套的设计和很多的训练。
除了火车的操作之外,还有车站如何管理,车票如何销售,上货和上人怎么做到更加便捷,也全部都要从头开始设计和建设。
即便是只有两条不到两百公里的火车路线,双向来去不过是四个客运火车头,和四个货运火车头,但因为涉及到十几个车站,整体的工作人员,可能要过千。
万事开头难这句话,是一点都没有错的。
所以,于秋每天都在跟造车集团和交通集团的人开会,制定这些东西,而且还要给招募过来的过千名工作人员上培训课,让他们懂得更多运作维护火车通行,和保证乘客安全的知识。
整个轨道交通的所有经营和运作,在一开始的时候,肯定不会如后世那般严格,甚至连售票上货这类的,于秋都没有打算严管,因为夏国并不差这点运费钱,他只是让工作人员们自己在工作中慢慢的发现问题,改进升级,逐步将其做精。
而经过连续十多天的培训和研究改进,于秋觉得差不多能勉强运营了,便将试运营的日子定在了元宵节这一天,到时候,邯郸,武安,曲周,鸡泽四县同时发车,运送一批百姓到洺京中心火车站来过元宵节。
而元宵节的前一天,是火车测试运营的最后阶段。
“挂载十六节满载货厢,动力上没有问题,时速可以达到一百二十公里以上。”火车在测试轨道上跑了几圈之后,狗儿向于秋汇报道。
“那就再加八节。”于秋下令道。
火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代表夏国的陆上最强运力,它给其它各国的统治者们带来越多的震撼,那么,将来铁路铺到他们的国家去的阻力就越小。
所以,试运行的当天,于秋还邀请了各国的议员,以及各国在洺京过冬的国家元首来参观体验。
午后,冯智戴和马周等人也来带了车厂这边,在制作好的客运火车上参观了一下之后,他便惊叹的来到了于秋的身前道,“一节车厢可乘坐一百二十人,一个车头拉动二十多节,除去餐车,都还能坐两千多人,如果算上站票,一趟都可以运送三四千人了,四辆火车一起,一万六千多人,这个运力,足够强大了。”
“如果光是挂载运送乘客的车厢的话,它其实可以挂载四十八节车厢,目前只是第一组货运车厢的测试数据,而且,我们测试的是满载最大运货数据。”于秋笑了笑道。
与后世的客运火车头一般十几到二十几节车厢不同,夏国的火车内部,木制结构比较多,整体要轻的多,而且不需要跑像后世的火车那么快的速度,能达到时速六七十公里左右都够用了。
毕竟夏国境内一马平川,没有什么爬坡,过山洞,急拐弯的路段,以这样的速度来计算,就算挂载的车厢比后世的铁质车厢多一倍,也能够做到。
听于秋这么说,冯智戴又问道,“那这些运货车厢,每节可以装载多少货物呢?”
“现在装的是五十吨,如果是装煤炭矿石,钢铁之类比较重的货物的话,可能达到七十吨。”于秋很是轻松的答道。
“五十吨到七十吨?那二十多节,岂不是一千吨左右?”冯智戴惊讶道。
“运货专列,还可以用双车头,一次挂四十多节货车厢,一趟运送两三千吨左右没问题。当然,由于装载的不可能全都是钢铁煤炭这样的重货,实际载重量可能只有一两千吨的样子。”
于秋说话间,火车加装车厢的工作便已经完毕了,很快,单火车头,拉二十四节满载货运车厢的行驶速度就被狗儿计算了出来,即便是拉一千二百吨,时速也能保持在八十公里以上,这便足够证明于秋所言非虚了。
“拉这么重的货都能跑这么快,那么,拉客的车子岂不是跑的更快?”马周看了看比较空旷,比货运车厢不知道轻了几倍的客运车厢之后道。
“客运列车,理论上时速最高可以达到每小时一百三十公里以上,一个时辰内横穿咱们夏国全境是没有问题的,不过,那种速度太快了,不安全,最终运营的时候,最高时速可能会定在八十公里左右,一般在六七十公里就不错了,把车厢挂多一点,站点设的多一点,让周边各县,甚至是集镇的百姓想进城,随时可以上车,在一个时辰以内,进到洺京城内的各处站点,这就足够了。”于秋答道。
夏国方圆不过五百多里,一定时间内,除了货运方面,根本不需要追求多快的速度,因为夏国的生活节奏,并没有后世那么快,人口也并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