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后来证实这是无稽之谈,但这也使得朱由校对王安,没了先前那份‘尊敬’。
“文孺说得对!”本沉默的刘一燝,此时说道:“有王安一事在前,我等对魏阉是不能不防!
近几日在京城出现的谣传,那就是给我们的警醒!
虽说我等并不知晓,有关辽西的相关事宜,但有些事情我们必须要想在前面。
魏阉做此事目的为何?”
因为王安的事,这也让刘一燝、杨涟他们,自始至终对这位已不年轻的太监,就从来没有过好脸色。
尤其是和客氏做了对食后,虽所做皆不过是,为了能爬上内廷高位及得到权势。
但这在刘一燝他们看来,帝少奴老,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好事情!
再者说。
从他们在政局上击败诸党,拿下朝堂的主动权,他们心中也不允许,天子的身边还存在别的声音。
因为有声音,就代表着尚存在着意外。
政局上的起起伏伏,让刘一燝、叶向高他们有着格外丰富的斗争经验,这都是用血淋淋的现实学来的。
不曾拥有上帝视角,再加上赵宗武自入京以来,就极力地去遮掩行踪,这也就使得寻常人,根本就察觉不到他的存在。
所以这东林的诸相公,也根本不知道,真正想搞他们的并非魏忠贤,想搞他们的,不过是他们眼中的无关紧要的人。
但有些时候,这能让巨山崩塌的,往往就是细微处。
如果没有先知先觉的后世见解,即便赵宗武能耐再大,也无法完成这个在眼前,被称之为壮举的事情。
现在的东林一脉,虽说在朱由校这有着不好的印象,但他们毕竟在先帝朱常洛那里,获得了丰厚的政治资产。
伴随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让东林党在朱常洛心中,得到的是绝对的信任。
尽管朱常洛在当皇帝的后期,也认清了东林党的一些面目,可想要平衡朝堂,可怎奈上天却给他开了个最大的玩笑。
一月天子,也让朱常洛算是名留青史。
但活在人世间,逝者已去,谁还会去在意死人?
有人的地方,斗争就从来没有结束过。
尤其是站在大明的权力之巅,寒窗苦读为的是什么?为的不就是今朝得权?
说什么正直,言什么为民,这些都不过是虚的,这世间真正有多少是清官?有几位是真正的大公无私?
所有人这心中想要的,那都是获得权柄,然后去实现心中的抱负,这说到底还是为己的一种表现。
在这样一个大千世界,有谁真正能拍着胸脯说,自己真的什么都放下了?
恐没人会这样!
能主宰万民生死,品尝过权力所带来的滋味,恐谁也不会轻言说放弃吧!
今朝得权今朝醉,谁管身后二三事!
既然做了人,那就不要想着,自己能摆脱所谓的权力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