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4章(2 / 2)

第四章

1.事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2.有学者认为,楚灵王才是真正的霸主(请参看李学勤主编《春秋史与春秋文明》),则此处亦可改为“公元前538年,楚灵王称霸”。

3.如果在齐桓公前面加上郑庄公,在楚庄王后面加上楚灵王,结论也一样。

4.吴国的国名始见于《春秋》,吴国君主始见于《左传》,都在鲁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

5.据《左传·昭公三十年》,吴王阖闾灭徐,徐君“断其发”以示臣服。至春秋末,人们仍称“吴发短”,见《左传·哀公十一年》。

6.事见《左传·哀公十一年》。

7.越人参与国际性角逐,在公元前537年。《春秋·昭公五年》称:“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沈子、徐人、越人伐吴。”吴始用兵于越,在鲁昭公三十二年。越国国君名始见于《左传》,则在鲁定公十四年,该君即越王勾践。

8.请参看《国语·越语下》。

9.勾践灭吴一百三十九年后,越王无疆伐楚,兵败身亡,越国实际上不复存在。

10.请参看童书业《春秋史》。

11.语见《左传·昭公三十年》。

12.语见《左传·昭公三十年》。

13.中华文明的“三个唯一”是:一、第一代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断、延续至今的;二、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唯一没有信仰的;三、没有信仰的文明中,唯一具有世界性的。请参看本中华史之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14.请参看范文澜《中国通史》。

15.请参看《论语·季氏》。

16.事见《左传·襄公八年》。

17.事见《左传·襄公十年》。

18.子产作封洫及国人之骂,见《左传·襄公三十年》;作丘赋及国人之骂,见《左传·昭公四年》。

19.语见《左传·昭公四年》。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从此化出。

20.事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21.语见《左传·襄公三十年》。

22.语见《左传·昭公六年》。关于叔向,请参看《青春志》。

23.以上事见《左传》之昭公元年、二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