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慕容冰一说,李权还真是觉得这其中有好多问题。进军这么多天,一路过来可谓顺风顺水,纵然遇到了一些麻烦都算不上大威胁。现在大庆虽已集结了大军,但大庆军队到来的时间比想象中晚了很多,以至于夷州迅速丢失,连碧州城都落入了大华掌中。
抛开其他问题不看,两国对峙,明显是大华占据了绝对上风。
一者,抢占了先机。
二者,别看大庆号称两百万军队,实则肯定是虚张声势,这么晚才行动,证明兵力上占有绝对劣势。
三者,大华军队有碧州城做屏障,占据了地利。
不管从什么方面看,目前状况都对大庆不利。
如果国师真的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那他为何要让事情发生到如此地步?
很显然,大清皇帝不可能让事情发展成这样,因为当问题严重到某种地步的时候,就算能事先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想不出办法来改变。如果换做是李权,他如何高傲也不至于放任事情发展。
所以,最近发生的一切是皇帝和国师都没有料到的。
是皇上没有意识到危险,没有掐死未来?还是说皇上压根儿就没有去推算未来的发展?
两个疑问摆在面前,乍听之下大多数人会认为是后者,会认为皇上没有去可以掐算未来,所以才导致今日情况失控。
但李权知道这不可能,因为他知道皇上一直在担心什么?皇上不就是担心着自己的劫数将至么?不就是担心着那副揭开他自身命数的画卷应验么?
知道得越多心里就越担心,李权能体会皇上整日所受的折磨,他的强势和独断都是用来掩盖内心担忧的面具而已。
一个对未来充满了恐惧的人,如何会不时刻关注未来的发展?
所以,皇上肯定让国师测算过将来发生的事情。
按道理讲,国师如果测算了,就算不能知道战争的细节,那也能够预知战争在什么时候发生,局面又如何等等。
知道之后自然就该事先做好准备,而不至于现在如此仓促。
由此可见,国师推算之后却没有料到事情的发展,或者说国师未卜先知的能力失灵了?
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李权并没有立刻确信,因为未卜先知本就是虚无缥缈的事情,用常理推断的结果缺乏安全感。
还有就是慕容冰提出的问题——导致国师失算的原因是什么?
很可惜,就算两人推断出了这些问题却找不出答案来解释。
但有一点可以看肯定,国师未卜先知的能力也并非百分百正确,如此,面对大庆军队的一战,己方的胜算就更大了!
验证猜想的最好办法就是实战,为了确定庆军是否能事事料敌于先,第二天李权遣人给大庆皇帝送上了战书,邀他一日后碧州北门外二十里处郊外决一死战。
战书意图很明显,李权不想拖泥带水,希望大庆皇帝也能给个痛快。
当然,百万大军交锋想要一战定胜负是不可能的,李权只是表达一个态度,表带死战的决心,同时也是给所有将士打气的方式。
这第一战极其重要,关系到大军的斗志,所以李权要一步步将战斗策划好。
他倒是不担心大庆皇帝不答应,凭大庆皇帝的性格,这样的战斗是不可能拒绝的。
结果也正如李权所想,信使来报,大庆皇帝接到战书之后想也没想便答应了。
一切只待一日之后!
……
……
一日春雨后,碧州郊外的野草似乎感受到了春的召唤,疯狂地抽枝发芽。一夜之间,荒原变草荡,翠绿的草丛满是沉积的露水,泡软了泥土,人走在上面可以清楚地感觉到雨水的冰凉。
新生的野草没有等到它们扎根的时候,无数人从上面疾驰而过,翠绿的郊外很快又变成了湿泥地。
超过百万的大军在湿地里展开阵型,放眼望去尽是黑压压的人头,上面旗帜飞扬,刀枪晃动。天地间只有雷鼓阵阵,战马嘶鸣,大战尚未开始的,压抑的气氛已经笼罩了整个世界。
战车已经就位,所有士兵严阵以待,只等一声令下,他们就是悍不畏死的勇士。
百万人的交战的场景谁都没见过,会发生什么谁都不能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