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启和杜烨这一路北上,不是乘坐马车,是骑马赶路。两匹马,都不算是什么好马,而且杜烨还是一批小马驹。两人还有一个护卫,不急不慢的赶路,这一路上,杜烨完全成了一个话痨,看着周围的景象,一副期待模样。
只是这样的日子,走了三天下来,杜烨那原有的兴奋感,却是渐渐的褪去,再无任何的兴奋,因为很多地方都相差不多的,没有太大的区别。
来来往往,看到了很多人。
尤其这一路北上,杜烨开始肩负起做饭的任务。他年纪不大,但实际上在帝京城时,虽说也不是什么娇惯之人,但毕竟是一国储君,所以依旧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如今跟着杜启,一路上得负责洗衣做饭,得照顾杜启,很是不容易。
杜烨坚持了一段时间,便开始叫苦。
觉得不容易。
甚至于,杜烨专门和杜启辩论,觉得没有必要弄这些。
杜启当时反驳杜烨的话,便是杜烨身为夏国的储君太子,的确是不需要做这些,但是却需要了解,需要知道这些。原因很简单,杜烨不能肢体不勤不能五谷不分,至少要知道这些。
尤其是杜烨随杜启一起,往北行进时,有些时候不曾走大道路,会走一些小路,看看周围的百姓,甚至于有些时候则借宿百姓家中,能见识到百姓的情况。
杜烨接连借宿一阵后,便知道了地方百姓的情况。地方上的百姓,虽说如今大多数,其实不缺少吃穿,但如今要距离家家户户顿顿有肉吃,根本不可能做到,大多数的人都是隔三差五能吃上肉,那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
杜烨一直在了解,一直在旁观看着,当他看到了这些后,渐渐的沉默下来。
夏国的百姓生活,还远远不足。
杜烨和东宫师傅聊天时,所得到的消息,是夏国如今,那是太平盛世。夏国的百姓,都是衣食丰足,都是日子过得极好的,都是有衣穿有饭吃,是亘古未有的情况。
杜烨一直以为,夏国很是好。
百姓日子都很好。
毕竟杜烨一直在宫中,他的吃食那都是极为丰盛的。但杜烨没有想到,百姓的确是有衣穿有饭吃,可是这样的有衣穿有饭吃,仅仅是不饿着。甚至于百姓的衣衫,很是陈旧,据杜烨的了解,许多百姓一件衣服,一穿上就是几年,甚至于衣衫打着无数的补丁都舍不得扔掉。至于小孩子,那更是捡大人的衣服穿,要做新衣服不可能。
一处一处的情况,刷新了杜烨对天下的认知,刷新了杜烨对百姓的认知,使得杜烨认识到了最底层百姓的艰苦。
杜烨的神情,也渐渐有了变化。
不再如此前那般。
脸上多了思索,多了一抹愁容,因为他发现,要把夏国的一切改变,要让夏国的百姓,能顿顿吃肉,那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进入六月,天气更是炎热。
这时候的杜启和杜烨,已经是进入了西域,来到了焉耆州境内。
焉耆州在西域,也是极为关键的。
这一区域,百姓生活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