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启出了东宫,暂时没有回家,而是径直去南城见张景平,说了他辞掉不良帅的事情。张景平如今,也是一个五品的开国县男,有了爵位,官职却是没有做调整。
依旧担任不良人副帅。
张景平得知杜启辞官,他也选择了辞官,反正有爵位在身上,他重新做大龙头也不错。杜启倒是希望张景平留下,张景平却是不愿意。
杜启也没有勉强张景平,和张景平一番交谈后,便回到家中,见到杜如晦后,说了辞掉不良帅不再管情报的事情。
这一事,杜如晦没说什么。
他尊重杜启的想法。
反倒是杜如晦,担心儿子因为没有得到什么封赏有意见,宽慰道:“二郎,太子之所以没有让你在朝中担任要职,是因为你太年轻了,太子……”
杜启打断道:“父亲不必担心,我没事儿,这一事情我也能明白。更何况,儿子也没想入朝做官,年纪轻轻的大好年华,整日用在朝中勾心斗角上,实在浪费精神。儿子的打算,是做些有趣的事情。”
杜如晦听到杜启的话,就不再多言。
他相信杜启的话。
父子两人之间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杜如晦颔首道:“既然你能看开,为父就不多说什么了。总之你自己看着办,毕竟这些年来,你是一直做自己的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见。”
杜启道:“谢父亲谅解。”
杜如晦摇了摇头,他为杜启做的事情不多,反倒是杜启为他做了很多事。
杜启为杜家做了很多的事情。
杜启和杜如晦交谈一番后,他回到后院,千雪和李烟云都在忙事情,没有在府上,所以杜启带着刘坚和摩勒多,以及柳正希往大唐书院去。
时隔多年,大唐书院内,虽有诸子百家的学说。
只是,却并未盛行开来。
原因很简单,如今是儒家的天下,天下执政的文官都是儒家出身。即便大唐书院中,传授了诸子百家的学问,可也就仅仅传授而已,难以风行开来。
真正有才学的人,都是汇聚在儒家学问中。
其余如学习墨家、农家等学问的,都是读书天资不够的人,所以转而学习其他的旁门学问。恰是如此,即便有诸子百家的学问,也难以起到推广的作用。
杜启到了书院时,王绩正和书院的老师开会,讨论教学的事情。
所以,杜启暂时在王绩的书房中等着。
杜启看向一旁的柳正希,道:“柳先生,这么多年过去,你一直跟在我身边做事情。你做事情,我很放心。不过我如今,虽说有爵位在身上,但已经辞官,不再朝中任职。”
“所以你跟着我,虽说我也乐意,但也不能委屈你,更不能耽误了你的前程。柳先生,你可愿意入朝做官。”
“你如果愿意,我可以举荐你入仕为官。虽说不可能是高官厚禄,但也不会差,少说也是一县的县令。”
杜启提出了柳正希的安排。
他不能亏了自己人。
柳正希如今身上,也自有一股气度,毕竟跟着杜启的时间长了。尤其是杜启的产业多,事情多,都是他协助处理,柳正希有足够的经验。
毫不客气的说,柳正希如今,即便外放出去,担任一县的县令,那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所以杜启有了这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