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砍一天怪能得到若干经验,以及大约相当于15块的打金收入,玩的时间越长,其他玩家的增多,打金收入反而减少,投入与回报呈反比。
但现实当中,加工一天的材料,可收入千亿。
合成一天的水滴晶体,价值可达五千亿。
只要他不同意,价格永远不会下跌。
两种事情摆在你的面前,你是选择在游戏里刷怪,还是在现实中刷材料?
扯远了……
总而言之,卫明认为人口是非常重要的,更不认同“有工作的是精英人口,没工作的是垃圾人口”这种残酷说法,没有人愿意当垃圾,作为创造出人工智能的人类,理应远在其之上,而不是反而被自己创造出的东西所取代和淘汰。
“未来,应当是人人如龙的时代,人均收入至少是现在的百倍,每个人都住得起别墅,都有一块足够大的地,家里有各种各样的服务机器人,工作中也大量用到机器人,无需亲自动手劳动,只要负责设计蓝图、制定规划、现场指挥即可,工作过程有点类似于玩一款即时战略游戏,考验的是全局统筹规划的能力。”
“机器人只是工具,人类是永远的主人,若要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机器人的作用,靠的还必须是人。”
再考虑到以后还要大规模移民外星,开拓宇宙,进入到星际大航海时代,区区八万员工、百万员工,数量远远不够用,甚至以后还要招募更多。
所以他的黑洞集团不可能裁员。
……
三月份。
百无聊赖的生活,流水线般的继续着。
要说有什么波澜的话,那就是徐初夏最近又有了,怀上了第三胎,卫明在dna层面扫描一番,发现这一胎终于是个女儿,一连高兴了很多天。
但再想抱到女儿也得等到年底12月。
所以看了看头顶的星空。
突然想出门解解闷的卫明,制订了一个《太阳系漫游计划》。
他打算拿出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太阳系中好好的转一转。
由近到远的漫游一圈。
太阳、水星、金星、小行星带、木星及其周围卫星、土星、天王星等这些地方,都靠近过去看一看,或者在表面停留一番,采集一点土壤样本。
拍点照,留个影,打个卡等等。
话说这有什么具体的意义么?
卫明不是科学家,但经过科普后也知道,从资源的角度上看,没有任何一颗星球可以被评价为“无价值”。
不论是太阳、重元素星球,还是气态行星,都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
太阳附近的光照强烈,如果在太阳附近建造太阳能发电站,等于把太阳当成了“核聚变发电站”,可获得无穷无尽的能源。
比如有的星球,大气层的主要成分居然是甲烷。
木星的高层大气中,氢气重量占75%,卫明当时就在幻想:如果弄跟管子连通木星大气,岂不是有源源不断的氢燃料可用?
即便管道的想法不太现实,也可以使用太空邮轮,一艘艘的去抽甲烷或者木星大气,以后百姓家里的煤气灶有烧不完的燃料。
“去逛一圈吧,好好盘点一番太阳系的资产,再作下一步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