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屋>历史军事>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44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448节(2 / 2)

“陕西大雪,官府停摆,百姓缩在家中冻死,朝廷不及时处理,这叫累及人心。”

“济宁大饥,若不及时赈灾,捕杀飞蝗,以致蔓延全省,饥民相食,这才叫累及人心。”

“就算是你这样的人,也配站在朝堂上与朕,堂而皇之的说这些话?!”朱由校站起身,望向殿外:

“传大汉将军。”

语落,两名侍殿的武士上殿,一左一右站在丛士善身旁,齐声道:“参见陛下!”

“拖下去,杖二十,革职、充军!”

“陛下,臣知错了,陛下——!”丛士善“啊”了一声,连忙跪在地上。

不只是他,余的朝臣也都没有想到,今日皇帝会与言官置这么大的气。

天启一朝,这还是第一次当朝庭杖,也是第一回在大朝会上罢免朝臣。

只怕这个丛士善,要载入史册了。

只不过这样的载册,余的人都是不敢羡慕,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样的死法,也太不值得了。

无论如何,凄惨哀嚎的言官,还是被两名魁梧的大汉将军拖下殿去。

少倾,令朝臣们齐齐浑身一颤的庭杖声就是传进大殿。

大汉将军打庭杖,没什么弯弯绕绕,每一杖都是结结实实的打到肉里。

打完二十杖,丛士善已然是浑身血迹斑斑,昏死过去。

有人微微转头,看见丛士善的惨状,心中便是一惊,连忙回过头来,心下惧怕。

充军可不是让你当兵去这么简单,尤其是对于这些文绉绉的朝臣来说,更是如同判了死刑。

丛士善剩下的半条命,在接下来悲惨的充军生活中,结局如何,众人心中已然明晰。

朱由校坐回去,审视群臣,怒问道:“现在还有人要劝谏吗?站出来!”

众人面面相觑,都是垂眸不语。

这谁还敢啊,皇帝今天显然是正在气头上,这个时候出去,载入史册不一定,死的很惨是一定的。

“陕西大雪,山东大饥,必须尽早处理。”朱由校深呼口气,缓缓说道:

“你们记住,只要陕西官府不正常运作,济宁飞蝗不得到控制,敢在朕面前提一句弹劾、劝谏的。”

“杀!”

“都懂了吗?”

......

一场朝会,震撼人心。

这可以说是至今为止,天启一朝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朝会,天灾的发生,成了朱由校转移朝臣们在许显纯身上的口子。

朝臣们憋闷了几天的话,还要继续憋着。

这次朝会之后,朝廷针对陕西的大雪和济宁因飞蝗导致的大饥都做出了妥善的处置。

十万份棉衣正在由顺天府发往陕西,更多的棉衣正在加紧制作,而工部派出的整修队也在路上。

这其中有少量的专业人员,他们全副武装,穿戴整齐,就是被派去指导当地官府如何维持运转。

除此以外,整修队中也有大量在京师中招募的匠户。

抵达陕西以后,他们会在最为严重的延安府,挨家挨户的安装火炉,以帮助百姓在这场风雪中尽可能的活下来。

至于济宁,除赈灾以外,朱由校还指定在福建推广新盐法颇有成效的温体仁和杨嗣昌二人,前往当地总责赈灾事宜。

朝廷针对地方天灾再次做出极为迅速的处置,无数赈灾物资和负责官员在奏疏抵达京师的第三天就已经分批出发。

这让很多百姓放心下来,朝廷有作为,心中才是安定。

第六百零五章:浙党成势

天启五年开始,辽东、畿辅、大同、宣府各处气候都变得更加反常。

最明显的,就是天启五年的冬日比以往更长,也更冷。

陕西延安府突如其来的大风大雪,一连半月,由于事发实在突然,许多百姓甚至是官差都因为全无准备而冻死。

这一场百年难遇的大雪,似乎在预兆着什么的开始。

一连串的坏消息后,也有好事传来。

朱由校坐在西暖阁,深呼口气,缓缓打开各地官员的奏疏,今天的这些奏疏,似有千斤重。

按照历史上来说,天灾人祸,将会在这一年陆续开始出现,一直持续到崇祯十七年,也就是清兵入关的那一年。

五年准备,却要应付长达二十余年的灾祸,说实话,朱由校心情实在不怎么样。

无论怎么准备,无论自己的动作有多快,有多符合后世救灾的理念,也还是会有人冻死、饿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数只会越来越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