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良文也站起来,大笑说道:
“黄东家这一说我也就放心了,我洪家今日便加入皇商会,跟着朝廷干了!”
......
几日后,一封较事府的密奏被呈到朱由校的御前。
一起摆着的,还有关于聚兴号掌柜黄华堂奉旨解散苏州商会,在苏州成立皇家商会的《京报》消息。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以飓风之势席卷了全天下的商团。
摆在眼前的问题很尖锐也很急促,朝廷明显是要动手控制商业,一波血腥的大清洗只怕也在酝酿之中。
到底是低头加入皇商会,同意纳入朝廷管制,还是联合起来共同抵制皇商会这个组织的形成?
只有极少一部分商人看出加入皇商会之后的契机,加入皇商会对很多人来说,行商贩货肯定是不如以前那样随心所欲,而且朝廷也不是来做慈善的,肯定是要瓜分利益。
这也就代表着,日后行商都要受皇商会的管制,叫你卖什么,你才能去卖,发给你通行证,你才能往来货运。
朱由校看过以后,将密奏烧毁,唤来乾清宫管事牌子王朝辅,低声吩咐道:
“传朕旨意,以礼部侍郎付三策为漕运总督,着东厂赶赴张家口,将现任漕运总督汪海革职查办。”
王朝辅道了声遵旨,才刚转身就被朱由校唤回去。
“还有,命山陕总督朱燮元严查商人向关外倒卖粮草军马及辎重之事,朕觉得东厂这份密奏说的不无道理!”
“告诉朱燮元,朕授他生杀大权,若查实资敌,可全权处置。”
王朝辅听到这话,方才心中悚然一惊,待捧着御批好的一沓本子退出乾清宫,才发觉脑门上出了一层细汗。
第四百三十七章:查办汪海
圣旨一经下达,立即在京城引起了震动。
天启皇帝一纸圣旨,明着看来,只是换了一个漕运总督,但为什么掀起如此大的风浪?
因为这个职务不仅是封疆大吏,手中权势极大,更是各方势力纵横交错的一个叉点!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朝廷查办汪海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动作只怕会一个比一个大。
今天皇帝能撤了漕运总督汪海,明天就能让东厂抄了范家!
魏忠贤到底是忠是奸,东林党都是群什么人,那些晋商一个个又都是什么货色,朱由校是最清楚的。
朱由校坐在西暖阁,闭目想着接下来的动作。
现在自己大权在握,朝廷中的声音也趋于一致,是时候大刀阔斧的肃清反对势力了。
虽然经过科举一案,朱由校顺理成章地将绝大部分的东林官员在朝廷上清空,并且在各个紧要位置都安排了自己的人,可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京报》成立两年,在民间的影响力依旧不如社学士子,在朝的东林大员几乎没有了,可在野的东林名士却变多了。
东林名士们不会心甘情愿的看着“阉党”祸患朝廷,他们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来继续主政。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每隔一天,地方上的东林门生就在成倍增长,各地的书院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朱由校捏紧了拳头,原本那些被革职查办的东林官员,现在摇身一变,全都成了各个地方的清流名士,门生故旧更不计其数!
既然被肃清出了朝堂,那他们就要控制全部的舆论,让天下间的士子九成九出于东林!
想到这里,朱由校眼神逐渐冷冽。
很显然,做皇帝的是决不允许这样情况在民间发生的,看起来,阉党和东林的争斗还远未结束。
现在朱由校一方面要消除晋商卖国的隐患,不能让他们为战败后的建奴输送物资,另一方面,也要严防东林篡权!
东林党这帮人,可做梦都想着恢复泰昌那一个月的众正盈朝局面!
这次查办晋商牵涉的各方利益太多? 但是朱由校已经不打算再墨迹了? 迟一天,关外的建奴就多得到一批晋商们的物资。
辽东的数万英魂不能白死? 晋商必须根除? 第一个就是张家口的范家!
范家和晋商都有后台,既有朝廷上的达官显贵? 也有在地方上权势比较大的封疆大吏,漕运总督汪海便是其中之一。
汪海本为阉党身? 以谄媚魏忠贤进位? 但事实证明,阉党虽然用着舒服,却也并不都是好东西。
汪海利用职权之便,为范家从张家口向关外输送物资提供方便? 以此来获取高额回报。
皇商会成立以后? 自然不可能只管着南面。
山陕一带的灾荒愈发严重,若能控制全部的商会,朝廷就能在大疫爆发时居中调度,及时赈灾!
皇商会既然成立,就必须是一体管辖天下商会!
朱由校看着桌上比平日多了数倍的奏本? 皱紧眉头,无一例外? 这些都是在说撤换漕运总督汪海的事。
和以前情况不同的是,现在朝廷上大体都是一个声音。
东林党在民间发动舆论攻势以后? 魏忠贤即在朝廷上做出反攻态势,这一批奏疏便是他授意阉党官员进呈。
都察院御史刘潮、大理寺评事田诏等十二名官员联名上疏? 弹劾漕运总督汪海十二条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