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师金安穿书

关灯
护眼
国师金安穿书 第123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司马佑安冷淡的看了一眼学子,随即向后望去,待最后一名学子进场,大门轰然关上,都考正式开始。

时间未到,学子们检查着自己的毛笔和砚台,有发现毛笔断裂者,赶忙同身边巡视的御林军讲,在学子满脸紧张之下,御林军为他换了一支新毛笔。

而后便有御林军推着大车前来,大车形状复刻辛离离幼时用的鱼肉夹馍推车,内里放着鸡蛋汤,御林军免费为学子发放,每位学子半碗,让他们暖暖身子放松下来,又不至于喝了水想上茅厕。

看时间差不多了,司马佑安招手路喜,路喜赶紧传话给御林军,他们纷纷将碗收了回来,很快就敲锣示意。

学子们抬头,只见众位考官已经站起身,其中一位绯衣考官恭敬地端上托盆,国师葱白的手指从托盆中抽出一份考卷交给另一位副考官。

副考官拿着考卷大声念了一遍题,便有专门负责抄题之人奋笔疾书,一连抄了十份粘在御林军手中的木板上。

御林军们分散着站在考生中间,齐齐念着考题,他们隔一盏茶挪动四个考生的位置,直到所有考生将题记下来。

一时间只有笔尖磨纸的沙沙声,实不相瞒副考官们觉得有些无聊,反正国师在上首坐着,他们便一会儿你下去溜达一圈看看他们答得怎么样,一会儿我下去溜达一圈活动活动手脚。

五科考题很快考完,学子们觉得尚好,虽有不太会的题,但绝大部分都能答的上来,如此就等最后一门策论了。

策论这科,再无副考官捧卷,学子们不明所以,难道不抽取试卷了吗?他们都已经发现,都考和乡县考、州考不同,会有好几份试卷,届时由国师随便抽取一套,这大大降低了作弊的可能性,让寒门学子的心都激荡了起来。

司马佑安起身,黑色大氅衬得他面如冠玉,此时他冷凝着脸,示意记载考题的官员做好准备,他道:“策论三题选一而答,不限字数,直抒胸臆即可。”

“一题:某县经年洪涝,上游州府,下游百乡,若由尔负责修建大坝,该当如何?”

“二题:天气渐寒,粮食产量降低,若尔被大司农任职负责农田一事,如何提高粮食产量?”

“三题:长安旧都乃大立朝心病,今帝欲回长安,何解?”

另外的五个副考官都惊了,一题考水利、二题考民生、三题考战事,国师真狠啊,这叫稍难?

这简直太难了好吧,让他们答,他们都未必答得出来啊!

不光他们,学子们听到这三题,明显愣了,甚至有喧哗声响起,被御林军镇压了下去。

考试三日,司马佑安第一次离开上首座位,其余五名副考官老老实实龟缩在位置上不敢动。

他脚步轻缓,极力控制自己不打扰学子答题,可他所到之处,空气凝结,学子们冷汗都要滴下来了。

直到他走到桓之凡身侧,桓之凡选的战事一题,见解十分不俗,他因而多看两眼,可桓之凡却像是受到侮辱般抬头瞪他。

旁边御林军呵斥:“大胆!”

司马佑安摆手,示意无妨,继续去看下一位学子的策论,整个过程,他只当桓之凡是个普通学子,唯桓之凡一人红了眼!

作者有话说:

这回真要完结了嘿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结局终了

尘封的大门被打开, 月光清冷洒在每一位仿佛隔世的学子身上,他们被好友亲眷搀扶而走,在他们身后的考场里, 众官员正在糊名看卷。

因被重新誊抄了一遍, 又糊了名,无人可知试卷到底是谁所写,所以判起卷来也是毫不留情,在大家耐心耗尽之前,一张张卷子终于批完,又经一番唇枪舌剑, 定下了终序。

司马佑安道:“起名。”

官员们拿着小刀,将被封死的名字一点点揭开,前十名最是让人期待, 一位副考官惊叫一声:“第一名的竟是一位我从未听过的寒门学子,叫白显之。”

另一位语气也不稳道:“第二名是张家的庶子。”

“这……第三名倒是梁家的嫡子。”

一个个被封死的名字被揭露,前十名中寒门学子竟占了一小半,已是十分不易了。

司马佑安确认在他眼皮子底下没有人徇私舞弊, 待所有名次统计好, 说道:“放榜!”

御林军捧着大红纸张贴在考前的木质公告栏内, 当着无数翘首以盼的学子面, 他们又在末尾粘上了本次科举考试前三名的试卷,便是有疑问的人, 亲自去看看人家的卷, 也会知道自己差之远矣。

“这个白显之是什么人?”

“在寒门学子中挺出名的, 据说他曾为了观书而投靠过桓家, 后朝廷开书院, 他便自请离去, 若非科考能考验水平,他只怕要一辈子在书院看书,而不愿出来考试。”

“共取进士五百名,寒门学子占一半。”

“嘘!”

有人欢喜有人忧,如此透明公开的选拔方式,世家之子上榜人数竟然没有碾压寒门学子,反而和其打了个平手,无疑是一个响亮的巴掌打在他们脸上,等着他们的还不只如此。

司马冉泽嗤笑:“这便是你们倾全族之力培养的人才?连寒门学子都考不过,都说举贤举才,孤真想知道你们举荐的人都是什么?”

世家们脸色不好看,司马冉泽可不打算放过他们,他倏地冷下脸说道:“为官者,当得自立也,查,凡吃过五石散者不录!”

“陛下!”

“尔等不会不知五石散是什么东西?也不必让孤说清楚罢?”司马佑安眼眸放在桓家家主身上。

桓家曾献过丹药给陛下,哪里敢触逆鳞,当即出列道:“臣遵旨。”

一看桓家都认了,大家只能不甘不愿道:“臣遵旨。”

如此,上榜五百者,又有近三十人被罢录,按名次从后往前补,便又多了几名寒门学子,再次查验进士身份,有人发现名次靠前的桓之凡,曾为官被贬,又辞过官,当下不敢做主。

上报后,得知此乃国师庶弟,又隐隐窥见当年真相的官员,只道:“人品有瑕,取消录用。”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