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就在宣德帝和李云天在凉亭里谈笑的时候,一名内侍忽然火急火燎地赶了过来,双手举着一份公文,跪在凉亭前高声禀告,“皇上,我军在云川卫大破鞑靼,斩首近万,敌军落荒而逃。”
“哦?”听闻此言,宣德帝不由得面色一喜,向侍立在一旁的金英说道,“去,把奏报拿给朕。”
金英连忙上前接过公文,打开后躬身递给了宣德帝,宣德帝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他没想到战事进展竟然如此顺利,明军如此快就打了一个大胜仗。
李云天的眉头则微微一皱,他在军伍中已经多年自然一眼就看出了这份公文上的猫腻,通常来说遇有如此大的胜仗必定俘虏众多,可是前来报信之人很显然只是向通传的内侍强调了斩首近万,而没有提及俘虏的人数,这里面的意味就耐人寻思了。
况且,斩首近万只是一个概数,斩首九千多人与斩首一千多人都可以用这个词,很显然在刻意模糊斩首的数量。
李云天相信明军在云川卫打了一个胜仗,但是否大胜现在还很难说,从明军过往的事例上李云天怀疑这个数字有很大的水分,十有八九虚报了战功,这可谓明军的一个顽疾,与明军的军功晋升体系有着莫大的关系。
“此次大胜给了那些鞑靼人一个教训,看来安平侯很快就能把他们赶出山西行都司的地界。”
看完了那份奏凯的公文后,宣德帝笑着将其递给了李云天,如果依照目前明军的势头进犯山西行都司的鞑靼人不久后就会被赶走,届时明军将进入草原追击让那些鞑靼人尝尝大明的厉害,他将像永乐皇帝那样驰骋漠南。
李云天扫了一眼这份报捷公文,里面的内容没有任何确切的信息,除了用斩首近万这个概数外还用个俘获甚众这个模糊的词语,通篇没有任何有用的确切信息,全部都是无关痛痒的言语。
“皇上,臣觉得鞑靼人这次败得有些蹊跷,他们自从我军赶来后一直后退,如今忽然在云川卫与我军大战,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沉吟了一下后,李云天郑重其事地向李云天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此时已经可以确定这份奏凯的公文里有着不少水分,这意味着鞑靼部很可能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阴谋。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牛世豪率领着援军抵达大同后,得到风声的鞑靼人就舍弃了已经占据的城镇不停地向后退却,使得明军接连收复了不少失地。
云川卫是长城外山西行都司的一个军事重镇,鞑靼人在此与明军来一场大战看上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过李云天总是觉得他们的行为显得有些不合常理。
“镇武侯,你的意思是我军此次大捷有异?”宣德帝没有料到李云天会有此一说,神情顿时显得有几分意外,不无狐疑地问道。
“臣只是觉得鞑靼人此次南侵有备而来,我军要小心行事。”李云天闻言摇了摇头,有条不紊地回答,他才不会质疑这个战果免得届时得罪人。
“镇武侯,依你之见该如何给安平侯回复?”宣德帝见李云天神色凝重,好像对鞑靼人的败退难以释怀,脸色随之变得严肃起来,他相信李云天绝对不会无的放矢。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李云天沉吟了一下,向宣德帝说出了八个字。
宣德帝闻言微微颔首,现在时局未明一切以稳为重,待敌情明确之后再给予对方雷霆一击。
“报!”就在这时,又有一名内侍火急火燎地奔了过来,双手托着一道公文跪在了亭前,“皇上,义国公在距离辽阳城三百余里的西宁堡遇伏,经过浴血厮杀率领一万余人突围,现已抵达辽阳城。”
“什么?”听闻此言宣德帝顿时大吃了一惊,李云天的脸上也流露出诧异的神色,两人万万想不到张昊竟然还没抵达辽阳城就遭遇到了惨败。
几天前张昊在奏报中还说经过激战明军已经成功夺回被兀良哈三卫占领的西岭城,守城的敌军仓皇向西逃走,他准备往辽阳城进发,会和辽阳城的辽东都司守军后清剿进入辽东地区的敌军。
谁成想张昊的大军竟然在距离西岭城仅仅五十里的西宁堡被伏击,而且还遭遇了一场溃败,事情来得实在是太过突然。
虽说李云天知道张昊的捷报肯定也有不少水分,但他有五万大军又是有名经验丰富的悍将,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败得如此之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