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厅的灯光下,褶皱的皮肤却无法显露出本体的兴奋——
就在篝火party的第二天,杨锐将再次修改过的故事,讲给了达尔贝科同来的几位学者们听。
比起学生们暴露在外的振奋,达尔贝科就令人摸不清深浅了。
他并没有立即欣喜的拥抱杨锐,甚至没有任何表示,就是仔细的观察杨锐。
杨锐说完了他的故事,小餐厅就变的沉默了起来。
托拜尔斯忐忑不安的看向老板达尔贝科,是他向达尔贝科着重推荐的杨锐,而后者的态度,自然决定他的眼光。
陪坐在侧的蔡教授则用考究的眼神望着达尔贝科,在这件事情上,他并不是很积极的想要推荐杨锐,因为杨锐是北大的学生,而他想将杨锐留校在北大。
只要再熬两年,他就能将杨锐留校,到时候,杨锐就算去了国外,北大也可以借此与国外机构谈合作。
至于现在,蔡教授最不希望的是杨锐离开,尽管杨锐要走,他也拦不住——但正因为如此,蔡教授虽然很欢迎达尔贝科来北大,从而提升北大在业内的地位,可他又不想看到杨锐受达尔贝科的蛊惑,直接出国留学,或者工作什么的。
所以,蔡教授也出于沉默状态。
若是以外人的观点来看,此时的小餐厅,堪称尴尬。
杨锐却不觉得。
他尽情的讲故事,竭尽全力的表演,然后轻松的等待一个好的结果。
他看向达尔贝科的眼神没有期待,只是安静的等待。
在讲故事方面,杨锐是有自信的。
首先,他有讲故事的天赋,做补习老师的工作,又锻炼了他的能力。其次,他讲故事的水平已经得到了托拜尔斯等人的赞赏,虽然不能用托拜尔斯代表美国人,但是,有托拜尔斯的前车之鉴,说明杨锐讲故事的方向并没有错。
再次,杨锐看过很多学者讲故事,就像正常的大学生一样,在本科期间,杨锐听过不少名人的演讲,有的在现场,有的在电脑上,杨锐不能说自己学到了多少精髓,但他能保证自己的演讲并不至于无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杨锐的研究成果斐然。
什么叫名人演讲,就是要成名以后才能演讲。
什么叫做科学家讲故事,就是你要成名成家了以后,才有资格讲故事。
反向PCR在整个科研体系下是普普通通的成果,但在PCR的背景下,却可以称得上是85年上半年的重量级成果,加上一些宣传因素的话,绝对有话题性。
而且,这个故事只能杨锐来讲,换一个人来说,讲的比相声有趣也没用。
达尔贝科惊讶于杨锐的自信,不禁提前结束了试探,道:“你比电视上看起来,更活跃。”
“不像是传统的亚裔学生吗?”杨锐稍稍带上来一点攻击性。
“我喜欢亚裔学生,聪明而且刻苦,是最好的学生。”达尔贝科轻松化解,笑道:“你是超过普通人的,我第一次看你的演讲,PCR的演讲,就很喜欢。当然,基因组学的提出更有意思,但是,要实现它,还需要一段时间,对吧?”
杨锐放的轻松了一些,道:“等您的人体基因组计划完成,基因组学的意义就能体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