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前一天晚上酒席上讨论的结果,第二天敬老院之行,由王兴顺这个村长兼族长陪着王秀英一同前往,听到消息的张青杨也跟着王兴顺一起来了。
“青杨哥,张大伯的情况好些了吧。”王秀英见到张青杨首先问的就是张大伯的病情。
“比昨天要好多了。医生说我爸身体底子好,只要护理得当认真做康复练习,可以恢复个七八成。对了,下午就可以转去普通病房了。
我妈听说你们要去敬老院,让我也去看看,如果有合适的房间希望能给他们订一间,等我爸出院他们直接住敬老院。”今天张青杨的情绪比昨天要好多了,说到最后难免还是有些伤感。
张大伯夫妻一共育有五个儿子,在王家村算是头一份,最终却还是落得个住敬老院的地步。
张家这次发生的事说起来比较复杂,其实也简单,不过就是红眼病发作罢了,当然与王秀英多少也有些关系,起因就是户口。
眼看着张青杨一家三口和张青凡一家三口都要在京城落户了,上面三位兄长还好些,毕竟他们与张青杨和张青凡是亲兄弟,再说他们心里记得十分清楚当年张青杨和张青凡远去京冀创业的原因是什么。
可是女人家就不是那么想,她们只看到原本与她们一样的乡下人,转眼却成了京城户口。
在她们看来这不仅仅是下面两个小叔子一家三口成为城里人的问题,而是他们的子子孙孙千秋万代从此之后的城乡区别。
于是各种酸话各种枕头风在张家吹得那叫一个乌烟瘴气,最后不但张青山、张青林、张青松这三兄弟的心态有所变化,连再小一辈的心理也开始各种不平衡。
一个小小的摩擦终于酿成了大祸,差点让张大伯命丧黄泉,幸好张大伯被送到清溪镇医院的时候,正好县里的名医来镇医院坐诊,与清溪镇医院的院长联手,这才让张大伯化险为夷,以张大伯当时的情况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就算送去县医院也是无济于事。
经过这次的事,张伯娘觉得十分闹心,不,是对几个儿子媳妇寒了心,除了从京城回来的两个儿子,甚至连她最宝贝的大孙子张家明都不让进张大伯的监护室探视。
张青杨夫妻和张青凡夫妻表示要接他们老俩口去京城生活,可是任凭两对夫妻说干了嘴,张伯娘也没有松口,一句话他们俩老人以后谁也不跟!
家里的几个儿子媳妇当初说得多好听啊,最后又怎么样?
谁知道小的两个以后会不会变?别年龄大了瘫床上了又被人嫌弃,难不成再回老家来,到那个时候谁管他们?
倒不如让五个儿子媳妇拿钱出来让他们两个老的进敬老院,过几天安生的日子,至于儿子孙子以后怎么样,眼不见为净!
“青杨哥,大伯和伯娘住敬老院也不是件坏事。大伯和伯娘年龄大了,青山哥他们忙,你和青凡哥离得又远,总有照顾不到的时候。就算你们接了他们去京城,难道就能一直陪在他们身边?敬老院里都是老人,老人家聚在一起说说话打打牌看看电视,日子不会难过的。”看着张青杨显得十分沉郁的脸,王秀英不由安慰了几句。
“秀英说得没错,现在想去敬老院的人多着呢。这不,我家丈母娘见天念叨着要去敬老院,结果还进不去。”王兴顺拍了拍张青杨的肩,跟着王秀英说道。
张青杨也不是不知道这个敬老院现在不容易进去,可是父母生养了五个儿子,老了老了,却要去住敬老院,他这里就是不好受。
养儿防老,养儿防老,养儿真能防老吗?
不说俞珠妹,那是她自己作的,王秀英没办法才要送她去敬老院,可是自己的父母是多么勤劳善良的人啊,到老了居然与俞珠妹一样住敬老院,唉,养那么多儿子有什么用,到头来一个都靠不上!
要知道会这样,当年就不让父母回清溪镇了!
敬老院所在的双桥镇在清溪镇北面,离清溪镇也就十来里路,开车很快就到了。
双桥镇比起清溪镇来更加山明水秀,因为紧邻y县县城,比起清溪镇来更显繁荣,敬老院在双桥镇东,是相当气派的一座大院子,远远就能看到“幸福敬老院”这五个大字高高竖立在大院门头上。
看着怎么那么眼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