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替嫁以后

关灯
护眼
第75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延平郡王遇刺的过程不复杂, 九月下旬的一天里, 郡王一行人行到了距着扬州城还有大约三十里左右的一处驿站附近, 因当时天已黄昏, 再往前走, 就算赶到扬州城门也关了, 所以便投宿进了驿站, 在此暂做休整。

就在当夜,一行使刀使枪的蒙面刺客杀了进来。

护卫们当时大半已睡下,被惊醒后仓促应战, 一边奋力保护郡王所住的屋子,一边向刺客喊话,报出郡王身份, 又言说可以银钱相酬, 试图惊走刺客。

刺客们却是一概不应,郡王的身份既震慑不住对方, 也无法以财帛动之, 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 就是冲着杀人来的, 双方只得以命相搏。

这伙刺客在数量上比不过护卫们, 但他们在时间与地点的选择上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似乎早就在此踩好了点, 在激战中,硬是越过了重重守卫, 寻机伤到了延平郡王。

不过护卫们也不是吃素的, 在被惊起赶来的驿站驿丁的助战下,还是成功赶走了刺客,保住了郡王的性命,因为当时天色太晚,刺客们逃窜没入夜色中后,护卫们不便找寻,也怕是调虎离山,便未敢追击,只是将延平郡王团团保护好了,又分出一人来赶着去扬州城请大夫并向当地官府报信求助。

于星诚聚精会神地听罢,先问道:“不知郡王的伤势可好些了吗?”

延平郡王点头:“蒋知府替我请来了城里最好的大夫,如今已是好了不少,只是仍需再养上一阵子,不便在路上奔波。”

得到表扬的蒋知府又压不住笑容了,忙道:“都是郡王福大命大,那刺客再凶暴,也未能奈何得了郡王。下官这里,只是小小尽了一点心意。”

他又感叹,“唉,宪台,您不知道,我那日才赶往城外去接郡王时,可是把我吓了一大跳,郡王当胸那么一道血淋淋的刀口划下来,差一点就——险,险哪!”

延平郡王所受伤处倒不多,但地方确实凶险,当胸而下,若不是他拼命往后躲了一躲,这一刀就不是力竭而下,而是直接穿胸而过了。

眼下延平郡王的伤处好好地包裹在衣裳内,于星诚不可能叫他脱下看一看——他不是这方面的行家,也看不出究竟,一句慰问过后,就问上了正题:“不知当日的刺客那边,可有伤亡?”

延平郡王回道:“应当是有的,只是深夜之中,不能十分分辨清楚。”

“他们一共大约有几人?全部撤走了吗?既有伤亡,可曾留下尸体?”

延平郡王想了想,道:“我一直在屋里,只遭逢了一个杀进来的刺客,其他人我不曾亲见,据我的护卫及驿站的驿丁们所言,有说七八个的,有说十来个的,乃至有说几十个的——”

延平郡王说着,苦笑了一下,笑容中掺着余悸,“到底多少,至今也弄不清楚。”

于星诚皱了皱眉,七八个和几十个?这样的供词也差太远了吧。

蒋知府在旁补充道:“宪台,下官不才,也召相关人等问过一回,确实乱糟糟的,说什么的都有,恐怕因着当时深夜,敌我难分,看不分明。”

延平郡王接着道:“至于尸体,没有留下,也许纵是有,也叫他们带走了。”

于星诚面色严肃起来,能严整到这个地步,尸体都不留下,那绝非一般匪徒了。

“那么刺客留下的,只有那一支长/枪吗?”

延平郡王道:“还有两口刀,只是刀上并没有什么特殊标记。”

蒋知府又补一句:“下官在奏章里不曾把刀列上去,因为当时事出紧急,一时没分辨出来刀是哪一方的,后来问过了护卫与驿丁,都说刀不是他们的,才确定也是刺客丢下的。下官想着如此恶性大案,朝廷必然要派钦差下来追查,如今刀与枪都封存在府库里,宪台若要查看,下官这就命人取来。”

于星诚点头:“有劳使君。”

蒋知府便忙走到门外,吩咐人去取。

屋里,于星诚注视着延平郡王,继续问道:“敢问郡王,可曾与韩王结怨?您遭此劫难,心中可怀疑是他所为吗?”

延平郡王大约没料到他问话如此单刀直入,怔了好一会儿,避而不答,苦笑道:“怎么如此问我——”

于星诚心平气和地道:“请郡王不必顾虑,心中是何想法,只管与下官道来,您如与韩王有怨,自然韩王的嫌疑就要大了一层,下官奉旨查案,必定尽力秉持公心,会将一切如实呈报皇上。”

延平郡王想了想,道:“好罢,我自然信任大人。我出生的时候,父王已经就藩,我长到这么大,还不曾有机会见过韩王叔一面,便想结怨,也无处去结。不过——”

他欲言又止。

于星诚不语,只是鼓励地看着他,延平郡王便接着道:“不过,我父王与韩王叔之间是否有些什么过往,就不是我一个小辈所能尽知的了。但,虽然如此,”他话锋又一转,“我相信应该不是韩王叔所为,便是我父王与韩王叔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韩王叔何至于要大费周章,远从甘肃派人来刺杀我呢。”

“那您认为,这支长/枪是别人陷害韩王的了?”

延平郡王又面露犹豫:“我不知道。”他叹了口气,“说实话,我自己也想了好一阵子了,想不出有谁这么恨我,要置我于死地。我一个闲散宗室,即便如今封了郡王,又能碍着谁的路呢。”

于星诚听闻此言,如被迷雾笼住的心中不禁失笑了一下。

戏过了。

这位郡王,他进京是去干什么的,只怕天下没有人不知道,说他只是闲散宗室,碍不着谁,这话才真是骗不过谁。

这位郡王面上一直风度翩翩,说话不疾不徐,显得无害不争,可,毕竟还是太年轻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