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屋>历史军事>这个天国不太平> 891章 出兵东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91章 出兵东洋(1 / 2)

长崎的唐人坊,如今,已经不叫唐人坊了,也不是海港边的一个小堡垒了,而是大变了模样。更优质的阅读搜索笔趣里Biquli.Com

“九州府官衙”五个箩筐大的汉字,以鎏金的铜匾挂在一处牌坊大门上,牌坊的后面,是一座巨大的水泥浇筑的城堡,将原本的土神堂、天后堂、观音堂、福建会馆等全部包含在内。高耸的城墙,更是沿着海岸边的悬崖稳稳地伫立着,隐约可见,城墙上架设的几座巨型海岸炮,发出黑黝黝的冷光。

而城墙的旁边,专门设置了一座水门,将长崎港纳入城堡的防守范围。

此刻,长崎港外和港内,上百艘运兵船和兵舰停泊在那里,连绵十数里,络绎不绝。码头上,林鸿年和锅岛玄瑞两人,领着九州藩的一大群官员和一些讨虏军士兵,前来给李观龙、罗森、福泽谕吉三人送行。

如今,林鸿年和罗森通过九州藩藩主锅岛玄瑞,加上率领三万讨虏军将士的李观龙,已经完全掌控了整个九州藩,或者说是整个九州岛。私底下,这个由佐贺藩、萨摩藩等9个藩国以及外边小岛上的2个藩国联合组成的九州藩,已经改名为九州府,只不过,却没有任何归属省份。

前段时间,他们便接报,长州藩和四国藩的反幕联军突袭京都,将驻守京都的幕府军队击败,在这过程中,日本的明仁天皇蹊跷死亡,反幕联军拥立了其儿子睦仁继任天皇。按照林鸿年的计划,九州藩的藩兵和驻守九州岛的讨虏军保持不动,待价而沽。毕竟,早在两年前,皇帝便有过交代,长州藩和幕府的矛盾加剧之下,迟早会爆发战争,最好让他们相互残杀,等两败俱伤之际,九州藩出面收拾残局,坐收渔翁之利。

果然,幕府按耐不住。没过几天,双发各组织大军在京都城东面和南面的伏见鸟羽爆发激战。当时,李观龙便提出率领讨虏军出征,扩大地盘。

不过,老成持重的林鸿年认为还没到时机。

无论是长州藩的反幕联军,还是幕府,都清楚九州藩已经是中华帝国所控制,一旦九州藩出兵或是干脆讨虏军直接出兵,必然会让双方停止战争反而联合起来,说不定还会抛弃成见一致对外,对付九州藩和中华帝国,因此,他坚持再等待一个最合适的时机,要一个最好的借口。其实,这倒不是是林鸿年的文人心理作祟,做什么事情都要堂堂正正的讲究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是他在九州岛呆的时间越久,便越发觉脚下的这个民族虽然有许多劣根性,但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比如众多的中低级武士,不管是天皇、幕府还是藩主,总愿意为其中之一而悍不畏死地献身。

李观龙提出的直接调派驻守在九州岛上的三万讨虏军驻兵出征,实在不行,再从国内调来两万步兵,加上东洋舰队的配合,直接将日本征服也不是什么难事。对于这一点,林鸿年也认为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他还是觉得不是最好途径。他力排众议,直接上书皇帝,建议不急于直接武力征服东洋,而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一边以经济入侵,大量出口工业布匹、圣油、瓷器、白糖、儒家和佛经书籍等物资,另外少量的中药、迷你丸、英雄丸等福寿膏提纯物,将日本的财富通过贸易手段掠夺过来,同时,又摧毁了日本的原生态农耕经济,加剧了其国内武士阶层和平民百姓的矛盾。

而且,林鸿年通过对日本的了解,断定强大的长州藩和幕府之间,必定会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引发战争,事实上,他也联合特务司派出不少细作煽动引发这些矛盾的爆发。林鸿年的谋算便是先让那些经济崩溃走投无路的幕府和地方藩主大名之间发生战事,这样便会造成其国力大损,最好是一批能征战的武士军队自相残杀得差不多了,中华帝国再以九州藩的名义出面收拾残局,这样能将自身的损失降到最少,而且还让日本有无数流离失所的百姓,九州藩适时推出招募和安抚流民的计划,便能很快收拢人心,获得整个日本民间的支持。进而,中华帝国便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控制日本。

林鸿年的老谋深算打动了皇帝,皇帝批准了他的计划,并指令九州岛以及在日本事务,全部由他负责。这也是为何李观龙虽然统帅三万讨虏军,但仍然听从林鸿年的原因。

因此,在反幕势力占领京都,派来使者,递交国书,希望能获得中华帝国的支持与承认的时候,林鸿年根本没有将国书递交圣京转呈皇帝,而是直接扣留使者和国书,不做任何回应。

而过了两天,当幕府将军德川家茂和大老井伊直弼的接连两拨求救信使赶到长崎时,林鸿年知道,他等待的时机已经到了。

幕府大老井伊直弼的求救信非常实在,只要中华帝国帮助幕府击败长州藩等讨幕势力,幕府愿意将四国岛也交给给九州藩纳入其治下,并且,一次性出黄金150万两,充当出兵的军费,讨虏军将士若有战死,均由幕府进行高价抚恤,而且,日本国还愿意尊中华帝国为宗主国,世代对帝国朝贡。

不得不说,井伊直弼是下了血本,看来幕府也是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才会如此以惨重的代价进行交易谋取中华帝国的支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