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现在是真的对季恒崇拜的不得了,而且他相信,就季恒这个水平,上个大学完全没问题!所以对季恒的态度里难免带着点感激的语气。
季恒不觉得有什么,张亚元平时热心待人,帮他融入到工作中,他自己也从张亚元这边获取了很多信息,心里已经默默帮他当作自己的朋友了,朋友需要帮助,而且还是他力所能及的,怎能不帮?
不过季恒也不敢断定评卷人的情况,高考又中断十年了,他也没有办法参考往届的考试来评估自己这次的答题结果,所以只能还是那句老话:“我会的反正都写了,现在就是等消息了。”
张亚元想想也是,转而又谈起了自己填写的学校:“我志愿填了北京师范,西北师大还有吉林师大,也不知道有没有可能录取。”
张亚元是一心想要做老师的,选填的几个都是师范类比较好的大学,但是又对自己的成绩有些没有信心,所以忐忑的很。
季恒鼓励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次大家起步都晚,你未必不能如愿!”
张亚元双手合十,祈祷:“希望能考中!你不知道我家老头子对这事是多看中,他自己当年想考大学但是那个时候是民国政府,大学黑暗混乱的很,老头子到底没考上,后来就到了文化站谋了个差事,从小就让我读书写字,希望我能以后参加高考,谁知道后来又不能高考了。如今十年浩劫过去,高考又恢复了,你不知道我家老头子多激动,要不是年纪大了,都恨不得自己去参加高考!我那三个月在家天天被他盯着读书,就连上厕所都要跟着!还跟着我一起读,帮着我抽背,因为数学学不好,还被他大骂了好几次,哎!要是考不上,我真的是…….”
父子两代人的夙愿,张亚元身上寄托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人生理想,更是他父亲一辈子的抑郁不得志。
季恒太能理解这种情感了,他的父亲又何尝不是如此?他自己说不来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子女身上是好是坏,他只知道没有在他父亲在世时候完成他的心愿,是他一辈子的遗憾。
“对了,季恒,还没问过你填报什么大学?”张亚元自己絮絮叨叨了半天,突然想起来都没有问过季恒要考什么大学,毕竟两个人一个住镇上,一个住稻乡村,来去也不方便,所以消息难免滞后了一些。
季恒将吃完的饭盒洗刷好装进布兜里,闻言回答道:“北京大学。”
张亚元一直觉得季恒是学霸型人物,对季恒选填最好的学府虽然有点吃惊但是也没有意外:“还有呢?”
“没了。”季恒淡淡地说道。
张亚元.........
牛!
一般人填志愿,都是第一个最好,第二个次之,第三个保底。
季恒是只有一个志愿啊!这是有多么强大的自信才敢填最好的学府,而且只填一个志愿!
在季恒上辈子读书的时候,可没有几个志愿之说,都是一条道走到黑,中就是中,不中就是不中。而在季恒看来,如果自己填一个差的学府保底,那么自然而然就会松懈,还不如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况且,季恒心里头也有自己的计较,这个不同的大学在季恒看来,就如同那个时候的分类的一甲二甲和三甲。那时候的进士最怕落到三甲里去,因为三甲也叫同进士,如同进士,但又不是进士的那种感觉,这种出身的人以后在官场上已经落定了一身的命运,再也没有坐到中央三品以上的机会。
可能历史上也有厉害的人物靠着同进士的出身,最后坐上高位的,但是那种情况毕竟是少之又少。但是如果你是一甲出身,也就是考中全国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那么就是在官场上起步就高人一等,考试的排名靠前甚至在同僚之中也会更加抬得起头来!
而在季恒了解下来,不同排名的学校其实就和以前分一甲二甲三甲是差不多意思,也是为了以后出来工作作背书的,在同等条件下,更好的学府会带来更好的工作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考一所好学校的意义非同凡响。
再过去,季恒都有这个勇气和天下英才竞争几百个的名额,去考进士;那么现在,一所高校就招收不止百人,他都没有这个信心考中,都没有信心去填报这个志愿,他还读什么书?
季恒自有他的傲骨和坚持,当知道北京大学是文科类最好的院校的时候,他的目标已定,且不容更改!
沈老虽然别扭季恒不考清华而考北大,但是他私下里也不得不承认,读中文系的话自然是北京大学更胜一筹,毕竟文化底蕴在那里。
季恒也想过会不会考不上,但是他已经比别人占了先机,也有了一等的老师指点,如果这样还考不上,那只能说他技不如人,下次重新来过。
毕竟在季恒看来,流入别的院校,那么就与最顶级的学府擦肩而过了,而一旦入校,则连重新来过的机会都没有。
张亚元心里还是觉得季恒冒险了一些,但是这是别人的决定,而且志愿都交上去了,更谈不上规劝,只能话题一转,问起了洪诚信的事情。
“我当时听说洪诚信是作弊被抓取消了高考资格,是不是这个情况?”文化站就他们三个人参加了高考,张亚元自然也听到了一些风声,但是他在不同考场,所以并不知道具体的。
季恒轻轻“嗯”了一声,也没说他还陷害自己的事情。不过得到了季恒的确认张亚元也是够惊讶的了,毕竟高考之前洪诚信家里人还放出话来,说他们家马上就要出一个大学生了,张家住的近,街坊四邻可是都知道的了,还以为洪诚信是复习的很好有信心,谁知道是想靠作弊蒙混过关!
两个人已经一路走回了办公室,刚刚坐下来,旁边的王姐有些好奇地凑过来:“小季,孙站长叫你去一趟他的办公室,看他好像很高兴的样子,估计是好事儿!”
除了洪诚信,其实文化站里的其他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都对季恒印象挺好的,年轻人干事仔细认真,人又谦逊好学,有时候大家拜托点什么事情也二话不说的接过来就做,很难不得人心。这也是为什么洪诚信对季恒越来越讨厌的原因之一——大家默默地都站了季恒,反而现在是他在文化站孤立无援了!
季恒不知道是有什么好事,按说高考才刚刚考完,发成绩也不可能这么快,其他事情的话,他已经好久没上班了,实在想不到是什么。
刚刚一进孙站长的办公室,孙站长手里拿了一本《新论》,有些激动地问道:“小季,你是不是就是写《丰收》的那个作者?”
季恒心里头一愣,因为用的是笔名,所以他不知道孙站长是怎么知道的,但还是点了点头。
孙站长马上站了起来,绕着季恒打转,嘴里一直说着:“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一想到自己手里有这样的人才,孙站长真的是要笑了,但是转而想到季恒参加了高考,可能很快就会去上大学,脸上的笑容又收了收:“小季啊,你这回可是给你们稻乡村立大功了!”
季恒:???
第五十章 :立了大功
看到季恒一脸疑惑不解的样子, 孙站长直接给季恒解了疑惑:“上次七月份几个村里产量评比争那个拖拉机的事情你肯定是知道的。”
季恒当然知道这件事,要不是为了为村子里争这辆拖拉机, 吴大海也不会摔骨折发生一系列事情,他也写不出《丰收》这篇文章。
不过后来的结果不尽人意,吴大海摔断了腿,后来在家里足足躺了三个月, 没了吴大海指挥和安排, 最后虽然产量也不错,但是到底比桃花村那边差了一点,当时讲好了, 第一名得拖拉机, 那第二名就是再好也只能愿赌服输了。
为了这个,吴大海在家长吁短叹了好长时间, 把这件事全怪到自己头上,心里不痛快了许久!
如今过去了这么久, 又一次旧事重提,季恒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孙站长很快就揭晓了谜底:“咱们青淮市市长看到了这篇文章,知道是咱们市里发生的事情, 点名表扬了稻乡村的吴大海村长, 说咱们国家就是有这样一个个的村长,才能走到今天,只要咱们市委班子里都是像你岳父那样的人,何愁青淮市发展不起来?为了奖励你岳父,特地另外再拨了一辆拖拉机到你们稻乡村!今天上午我去镇上开会刚刚得到的消息, 估计过两天这个拖拉机就能到位了!”
记得当时散会的时候,和他平级的几个老伙计都羡慕地看着他,说他慧眼识英才,他们文化站有这种人才在,何愁不能出头!
也确实是,认识季恒就是他帮着文化站写了大字标语、救了他一回,后来直接招到文化站里,每次上面安排下来的工作基本上季恒都能安排的妥妥当当,几次先进都被评上了,里面季恒确实有不少功劳。
一想到季恒后面很有可能会考上大学,离开文化站,孙前进实在是不舍,忍不住叨叨了一句:“那个,小季啊,要是后面万一啊,我说万一,大学没去成,我就帮你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