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郑娘子的缘故,郑之南觉得郑裕好像都没有再找过他麻烦。
他有些焦躁其实,因为过去了这么几个月,明明应该有些什么的郑家夫妻好像什么事儿都没有那样,除了态度上对他有些软和,其他一丁点让他可以记恨的新问题都没有。
竟然可以忍这么久?
其实不是郑娘子想忍,主要是这事儿不好说,毕竟不是真的弱气,一般男孩子都不会愿意去给人家当“媳妇”,总要有个诱骗的过程,加上当时快要秋收,还要务农,就没有急于一时。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秋收结束,冬日来临,忙完农活,正是大家休息过冬的日子,哪里有多的事情要做。
郑之南现在几天的确也没有再和郑北出去干活,因为地里的活早就干完了,这几天郑北想带着郑之南去山里逮点野物,存着过冬。
这个季节,离过年也不远了,是该整理年货了,他们靠着山,有把子力气的农人,干完农活后,闲下来就会结伴去山上打打野物,当然不敢去深林里,也就在几处大家常去,确定没什么危险的地方,去深林里,可都是有真本事的人。
村里谁有真本事敢去深林里打猎,还能活着出来的?
除了那个凌崇,再没有旁人了。
忙完农活后,郑北允许郑之南除了做家务外可以休息几天,等休息几天后会带他去山里打猎。
郑裕也要去,郑北没有答应,让他在家里准备明年开春要去入学的东西。
本来家里是没准备让孩子入学的,村里的孩子要想入学,得去镇上,而且束脩不轻,一般家庭可负担不起,但在族长和几位家境殷实的乡绅商量下,为村里请来了一位先生,说是明年开春就会过来,族长特意给村里的人说了这件事。
本来请先生只是几位乡绅筹划的,为了方便自己的孩子不用来回奔波,可以放心在家里的学堂学习,才和族长商量几家合请一位想来乡间生活一段时间的先生来郑家村,但是族长后来觉得,既然郑家村有了先生,教三四个也是教,教一群也是教,如果哪家村民愿意孩子过来,随便给一些束脩就一起入学,这对郑家村来说是个好事儿。
给不起肉,给一些桂圆红枣,鸡蛋花生什么的都可以。
因为这件事,这入冬后,打猎的人都多了。
打猎自然是想送与先生做束脩,好让自家的孩子也能学点东西。
没想着能让自家这孩子考个童生或者秀才,只是听说,学几个字,孩子大点去镇上找工也比不识字的容易一些。
这是好事儿,大家都知道,自然争先恐后。
郑北回来和郑娘子一说,郑娘子就开始为儿子准备纸笔,还有给先生的束脩,担心给的鸡蛋还有大枣有些单薄,便催促郑北冬日里也多去山上走动,打一些野味回来腌制,到时候一起送给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