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永平帝刚把意思往外透露,萧司空那边举荐的折子就上来了。
同样,举荐的是他麾下长年征战沙场,战功赫赫的安西将军。
这位安西将军正是当年大梁内乱,为拢住人材以免外流作乱而封的,如果永平帝没记错,和萧宝树的安北将军是同一批封的。
此举就跟一根刺一样扎进了永平帝心里。
萧皇后家里举荐人接任,那是没办法,萧刺史死了,儿子要守孝致仕。
萧司空举荐,这是往心腹重阵安插进去人,占地儿啊。
不只永平帝反对,都没用叔侄两个对过,淮阳王便率先起来反对了。
任谁也知道徐州重镇,人选轻易疏忽不得,谢显在朝中已经说一不二了,萧家再占据了徐州,万一真要挟兵自重,皇室可不就仰人鼻息了?
谁去?
他呀。
他是皇叔,正正经经的皇室人,虽然他去了也是大材小用,可也比在建康城窝着强太多。
永平帝不愿意萧司空指的人,更不愿意淮阳王,这位可是有过倒戈庶人王氏的黑历史的,谁知道他会不会拥兵自重,逮着机会自立为五?
……谁都得防着,心太累了。
可抛出人选杨劭来,没一个人同意的。
杨劭虽然在桂阳王攻城之时立下大功,但首要是谢显在城中坐阵,又有淮阳王江夏王等众将倾全力一战。
有功,但真正的实力还有待商榷。
毕竟徐州是军事重镇,皇帝可以随意安排心腹重臣,但其他臣子考虑的就相对公正,至少也要有实力把徐州给守住吧。
北吴现在是乱成一团,谁能保证不会像大梁一般,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就平定内乱,重整旗鼓呢?
综合各种考量,自然是萧司空提议的人选更为合适。虽然朝中也有极少数反对,但大梁一朝历来是有举荐这种行为,有人因受名人举荐而做官的也不在少数。只不过如果被举荐之人犯错,举荐人也会受到连带责任就是。
所以这种行为,一般被视为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
有大公无私的,举荐良才,但是少。
永平帝郁闷,谢显倒是一句重话没说,吏部也好,下面的朝臣也好就已经有不少把杨劭给排除在外了。
淮阳王倒是个好人选,至少是以前打过几场胜仗的。
二选一,永平帝是宁可选萧司空举荐那位安西将军的。
那些朝臣能不理淮阳王黑历史,但永平帝心里却始终是个阴影,不能给淮阳王坐大的机会。
和谢显其实是一样的,杨劭有才,可以在眼皮子底下重用之,但真要放虎出山,放他们出建康城坐镇军事要塞,他们都是一百个不愿意,也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