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驾临聚贤馆
听了张宣的话,伊华不由自主地又愣了一下,旋即瞧着张宣说道:“丞相以为,该当如何分配官职任事?”
对于这个问题,张宣在觐见伊华之前,就已经有所考虑了,听了伊华的话,张宣连想都没想,便答道:“君上,列国选官任贤,多将备选之才任为郎官,随侍君上左右,以备君上随时考校,若确有真才实学,方才委官任职。”
听了张宣的话,伊华不由得又微微愣了一下,沉吟了片刻,旋即说道:“这样会不会太慢了些,而且全都选作郎官,确有真才实学还好,若无真才实学,只是滥竽充数,那却如何是好?”最主要的是,赵国府库的现状,根本就不允许伊华一下子任命近千名,甚至更多的郎官啊!
伊华现在需要的是能够为赵国做事的人,而不是在宫廷中养一大帮子闲人,供自己慢慢考校挑选!
“君上所言甚是,郎官备选,耗时耗力,短则数月,多则数年,我大赵实在经不起如此折腾。”张宣躬身说道,略微停顿了一下,张宣又说道:“故而,臣以为,不如由君上亲临聚贤馆,略做挑选,壮者编入军中,以扩充军中低级将弁,文才之士,则委之郡邑佐官,三月之后,由郡邑令守进行考评,上报国府,确有真才实学者,再行擢升。”
说着,张宣又抬眼瞧了伊华一眼,说道:“君上以为如何?”
听了张宣的话,伊华又微微沉吟了片刻,张宣所说的,也不失为一个法子,可其实同样也面临着跟自己考评一样的问题,赵国五郡二十三县之地,郡守邑守的佐官,又能有几个,将这些士子放到郡邑中去,即便军中先筛选去了一半,分到每个郡邑中的士子,恐怕也不在少数吧?那样的话,郡守邑守,真的能够考校出真才实学者吗?
恐怕未必吧?到最后,考评得优的,最终恐怕还是那些善于交际,或者说溜须拍马,会讨上司欢心的人!真正的才学之士,恐怕根本就得不到一个优的考评!这样的例子,在后世伊华听到的见到的,可不是一个两个了!
想到后世,伊华又想到了他以前看过的那部电视剧《大秦帝国》来,那里面,秦孝公同样发布了求贤令,而且也真的求到了贤才!当时,面对列国士子‘求官’的上书时,秦孝公是怎么做的呢?
仔细回想了一下,伊华这才想起,当时秦孝公好像是将那些士子全都放了出去,让他们游历秦川大地,并以三月为限,三月之后,再结合自身的游历所得,提出富国强民之策吧?秦孝公再通过这些士子提出的富国强民之策,从中选拔贤能之士!
如今这个时空,虽然跟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有所差异,但在伊华看来,这些差异其实并不是很大,同样是天子大权旁落,同样是列国争雄,群雄纷起,同样的面临着富强兴盛国家,甚至天下一统的重任,只不过历史上的秦国变成了现在的赵国而已!
想到这些,伊华心中不由得又是一动,既然秦孝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考校选拔贤才,自己为何就不能呢?
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伊华才又说道:“丞相,与我一同去聚贤馆。”
张宣微微一怔,旋即说道:“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