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耀暗暗点头,这可比口头介绍要直观多了!
说是四件器物,其实是四个锦盒,只不过余耀提前知道了里面装的是高仿重器罢了。
这四个锦盒,都是方盒,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显然是根据器物大小量身定做的。
最高的一个锦盒,高达半米多,边长一尺多。
最宽的一个锦盒,虽然高度只有十厘米左右,但是边长却有四十多厘米。
最小的一个锦盒,竟然和普通的烟盒差不多大小。
还有一个锦盒,方方正正,边长十几厘米。
“以老爷子的手段,我这和欣赏真品也差不多了!今天可以一饱眼福了!”余耀搓了搓手,“先看哪一个呢?”
“又来!这和真品怎么可能一样?特别是,我最擅长青铜,但这里面有一件铜质极为特殊,很难定性,我又没有秘方,自感外观还可以,但是铜质和重量上肯定不对!”
滕昆吾之前少有这种说话的状态,就在这举手投足之间,大家之风却显露了出来。
“铜质特殊?”余耀接口,“这铜器,无非就是青铜,黄铜,白铜,紫铜,难不成这几种都不是?”
如今,我们平时见到的铜,以黄铜居多,其实就是铜锌合金。
而青铜,则是铜中加入了锡或铅。
白铜相对少见,主要的添加物是镍。
至于紫铜,其实就是纯铜,民间叫紫铜多,行业内叫红铜。纯粹的铜质,是一种紫红色。
“说紫铜也可以,不过却添加了金银等成分,历史上称之为风磨铜!”滕昆吾应道。
“宣德炉?!”
一提风磨铜,必然想到宣德炉!
余耀一听,立即拿起了那个边长十几厘米的方方正正的锦盒,这个锦盒的大小,放一件不大的香炉倒是合适。
滕昆吾颔首:“正是!”
说起宣德炉,其实最应该先问的是:目前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宣德炉传世呢?
目前,故宫有两件,台岛故宫有四件。这样的六件够权威了吧?但即便是这六件,还是有专家怀疑未必是宣德三年的真品。
大明宣德三年,宣德皇帝朱瞻基,从暹罗(今泰国)进口一批红铜,让工部侍郎吴邦佐和御用工匠吕震进一步冶炼,同时,根据皇宫内府的宋代名窑的瓷器款式,并参考各种史籍,设计和制造了一批香炉。
这批香炉,最终做出了三千余件。宣德皇帝是亲自参与过监制的。
进口的红铜虽然已经接近纯铜,但是宣德皇帝还是要求进一步精炼。吕震在精炼六遍之后,曾经上奏过一次,说已经精炼六遍,原料也只剩下一半了!
宣德皇帝却不以为意,因为他这次追求的是精品,不惜工本!
继续炼!同时,光去杂不行,还得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