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忽必烈死去的消息,顺着哈桑自华夏岛通过高丽一直铺到蒙古的道路,传到了济州岛。-<>- .又从那儿一直传到了“华夏帝国”的新首都——台湾。
这里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通讯方式——电报,当然是无线的。马丁当然没有本领自己做出来真空二级管当检波器,也不可能空口白牙的搞出晶体管。那不是他的问题,而是他提出理论,然后由“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里的学者们去研究。
因为有了马丁提供的“数理化”知识,因此世界各国的学者们的研究,有了明确的方向以及坚实的理论基础。他们只需要去证明理论,然后按照他们想的方式去应用就可以了。
马丁所针对的,是一些突破“有”与“没有”界限的东西。例如无线电报就是一个目标,马可尼式电报机使用是一根装了金属粉末的玻璃管来充当检波器的。纵然在马丁这未来人的眼里,这玩意简陋到无可想象的程度。但问题在于,它实验了第一次远距离通讯。
这得益于那些高大的,为了灯塔以及光信号传递系统而制造的高塔,可以建立起几十米甚至100高的天线。虽然以马丁的眼光来看,“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里制造出来的马可尼式电报机实在是粗糙不堪,但它的确能够有效的进行信息的远距离传输。
为此“华夏军”的战舰以及所有的部队,又都开始配备无线电设备,以便于在作战时能够有更加良好的沟通、指挥能力。
“华夏帝国”在有了电之后,就立即进入到了近代的电报时代。正是这样的能力,让亲王忽必烈之死的消息,迅速通过电报传递到了台湾岛。
这时,曼弗雷德刚刚完成了他的训练,灰头土脸的打算去食堂吃饭。心中则在祈祷,赶快有什么出现此什么任务,不然天天这么训练,那还不要了人的命。
这是“华夏军”的特点,作为一个军官,40岁以上,可以排除掉战术训练。但每天清晨的体能训练,百禽戏与5公里越野,那是少不了的,这一直将持续到60岁退役时为止。
“华夏军”是全训部队,任何时候只要没有任务,或者没有执勤,那么就是训练。夜间随时有可能夜间集合,白天除过体验训练,就是作战计划。哪一个士兵,一天下来步枪、手枪子弹加起来了,不打个几十发就别想睡觉。
“长官,帝国大厦给您的电报!”
这是“华夏帝国”首都台湾城内部的电报系统,它是有线的,供城市中人们迅速传递信息。在城内内的通讯而言,这应该是电话出现之前,最快的传递手段了。
“帝国大厦?”
帝国大厦当然没有曼弗雷德的住处,那儿来的电报十有**都是姐姐艾丽莎传来的讯息。曼弗雷德随手签了名,从军营里通讯处士兵那儿拿过电报,当他展开时他一下愣住了。]
“接蒙古消息,亲王忽必烈已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