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屋>历史军事>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_20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_205(1 / 2)

士兵们运动量大,外面还要套盔甲,所以棉袄不需要多厚,但也至少要三斤棉花才能做一身。五千斤最多也就做一千多件,做出来容易,关键是这十万大军要怎么分这一千多件棉袄。

不患寡而患不均,陶笉然一时间也没能想出个靠谱的法子来,很快就到了开会的时间。

邱裕三人一进来,就红光满面,显然是有什么好事发生了。

陶笉然眉头一挑,问道:“怎么了这是?”

“大人!今年小沂河水车周边的亩产,提高了一成!”

第184章

这个情况在陶笉然的意料之中。沂州的平均亩产低, 就是因为土地贫瘠和缺水。如今有水车, 那附近的亩产提高是也没什么好意外的。陶笉然点了点头, 问道:“只有水车附近的亩产提高了吗?”

“百姓都说今年收成大概比去年好了一些,但没秋收完, 暂时没有确切的数据。”邱裕也冷静了下来, 水车附近最多也就十来亩的地,其实也没什么好激动的。毕竟沂州树少,水车的普及难度很大。

“不着急, 好日子总会来的。”沂州本来就不是个适合耕种的地方,陶笉然也没那么天真要将沂州改造成什么天府之国。

但是沂州是全国最适合种植棉花的地区, 陶笉然是打算在瑞朝其他有条件的地方增加亩产。只要能做到全国的粮食产出稳定了,再让沂州所有土地都种上棉花, 都不成问题!

陶笉然让邱裕三人落座, 才道:“这棉花目前产量少但需求大,而且绝对不能传到外国,必须跟盐铁一样,将渠道牢牢掌控在官府手中才行。但我们的收购价不能太低,否则老百姓没有利益, 是决计不肯再种的。你们觉得这棉花定价几何比较合适?”

邱裕和钱长史纷纷看向邱主簿。邱主簿在沂州做了十来年的主簿, 对沂州内的物价了如指掌, 此时是最有发言权的。

邱主簿还是第一次成为焦点,神色有些慌乱,但很快镇定下来,道:“回大人。棉花重量极轻, 且亩产低。以黄米的两倍价格收购较为妥当。”

黄米其实就是高粱,也是沂州最普遍的粮食作物,平均亩产在三百到四百斤之间,市价是三四文钱一斤。两倍的话就是八文一斤。

“那就定十文一斤好了。”陶笉然一锤定音。这个价格可以说是非常高了,平均亩产一百五的话,一亩换算下来就是一千五百!交三成税,一年一亩田能有一两银子的收入!

再加上种棉花田,粮食田那边还有税收优惠,种这棉花稳赚不亏,根本不用担心农民们会不愿意种!甚至还要操心农民们会不会为了这高额的利润,而去偷种棉花。

对此,邱裕则是拍着胸脯保证道:“大人您放心,我们每年的税收都是登记造册的。若是将来有哪家交上来的粮食突然变少,棉花突然变多,咱们基本就心里有数了。”

“是这个道理,但还是要提防农民悄悄开荒种棉花,把棉花买到匈奴那边去。”陶笉然提醒了一下,就不再管了。他只是个临时节度使,明年是要回京去的,若是不事事亲力亲为,那他离开之后沂州现在的大好局面不是要崩盘?

而且这也是一个考察邱裕的机会。若是他能将这件事情处理得妥当,明年带他一起回京也未尝不可。若邱裕是个没几分本事的,去到京城也只有被人吞了的份。

邱裕自然也是懂的,更是不遗余力地要表现自己。

第二天,官府就贴出了棉花的推广政策通告。除了陶笉然说的那些之外,又增加了一条。百姓们若是发现有人偷偷种棉花,可以去官府举报。若官府查到事情属实,举报人会有一两银子的赏钱。

这明显就是邱裕想出来的应对之法了。虽然法子老了些,但也管用,勉强算是过关。

而百姓们看到这个公告,立即就沸腾了!家里田少的,秋收已经结束得差不多的,都纷纷跑去仓库给棉花去籽了!而秋收没结束的人家,都开始拼了命地赶工,就怕自己去晚之后,棉花种子被人抢光了!

有了百姓这么热情的帮助,六千多斤的棉花很快就成功去籽,再次封存入仓库中。

接下来的推广棉花种植的工作,有李琼和邱勤业,陶笉然则打算在沂州办一个棉花加工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