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衡量战船大小一般是用料作为单位,这其中官料、民料又有所不同,统计比较混乱。
赵铭对料其实没有什么概念,对其它单位,也不太熟悉。
赵铭遂即命工部重新打造标准度量衡,打造标准的斤两秤砣,还后尺子,送往各省,统一全国标准备,并对超过千斤的重物,采用了吨这个单位。
现在英国的主力战舰“海上主权号”大概也就是一千五百吨,眼下龙江船厂,能造出一千五百吨的战船,便说明明朝的造船技艺,经过二十年的追赶,已经接近西方的水平。
这无疑提振了赵铭的信心。
“不错!”赵铭称赞一声,遂即又提出自己的要求,“开花弹出现了十余年,并且通过战争,已经传到西方。最近军情司,传来的情报,东洲的西班牙人,已经开始使用开花弹。另外,印度洋上的英国海盗船,也用过这种跑弹。现在开花弹不是我们独有,工部在制造战舰时,要考虑到开花弹对海战的影响,不能固步自封。”
西方在制造工艺上,确实强于明朝,这点赵铭是承认的。
许多精巧的东西,明朝工匠都锻造不了,而西方的匠人却能打造出来。
开花弹也不是什么高科技,西方知道思路后,很快就能够仿造。
现在战场上出现开花弹,赵铭并不意外,只是感到一丝紧迫,希望明朝的技术能够尽快突破,保持军事上的优势。
宋应星重重颔首:“摄政说的是铁甲船吧。这个工部已经立项,开始了研究。”
赵铭感到有些意外,没想到工部的官僚有这个认识,“有什么困难没有?”
“这个其实比蒸汽船要简单一些。”宋应星解说道:“现在海船底步,一部刷特殊涂料,一部分则包裹这铜皮,工匠有给木船包裹金属的经验。这铁甲船,就是给船批上一层盔甲,跟马甲道理一样,只要装上的铁片,不影响船只航行和作战就行。”
赵铭明白了,就是像重甲骑兵的马甲,甲不能压的战马不能运动,也不能影响作战,给战船批铁甲,只要找到这个度,了解战船的结构和承受能力就能实现给战船披甲。
“先改造一艘,拿出来做实验。若是可以,至少弄十艘出来。”赵铭当即吩咐道。
“臣尽力而为!”宋应星道。
赵铭颔首,“明年朝廷将要征讨东吁,打通前往印度的陆上通道。寡人希望,等朝廷解放东吁,做好攻打吴三桂的准备时,蒸汽船、铁甲船,甚至蒸汽铁甲船,都能所进展。”
“臣定不负摄政期望!”宋应星忙行礼道。
赵铭扶起他,真诚道:“那就拜托了!”
赵铭在龙江船厂视察完,遂即前往崇明巡视。
在这里,有明朝东海舰队的一个基地,近万水军将士,在此训练。
为了适应潮流,明朝除了江防水师,依旧还沿用水师称呼之外,所有海防水师,则被整编为北海、东海、南海,以及远洋四个舰队。
以后随着势力范围扩大,还会增加诸如东洲舰队、驻天竺舰队,但此时有这么四支舰队,就足矣应付眼下的问题。
这时赵铭来到崇明,码头边上,已经有一群将领等候,见赵铭下船,军乐奏起,将领上前,齐齐行礼,“臣等恭迎摄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