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涛语气寻常,邓小满听过这个说法,只是有些不敢相信,司马徽竟然会骑在桑树上跟庞统交流。
见徐庶与庞宏、习忠交谈几句返身就回馆舍,两个人互看一眼,就提着鲜活野雉去馆舍。
终究出身北府,一个蒯氏子弟,一个邓氏子弟,族系再偏远,也是大族末裔,两人驻步先与庞宏、习忠打招呼。
庞宏对这两人有些印象,就说:“侍中廖公渊不日将往北府主持军中考核,此次选士两倍于往年,你二人终究是北府旧吏,又无新罪,可往参考。若考中,就学武当,也能省去三餐奔波。”
两个废弃军吏再去参加军吏考核,几乎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以军吏身份去武当求学,三餐有保障,可以专心求学,这几乎是最大的幸福了。
“谢巨师先生提点。”
两人施礼道谢,又一起去馆舍里给徐庶送野雉改善生活。
习忠见两人背影:“巨师,不妨再做等待。朝廷绝不会任由陈公专美于前,必会征集全国学者、雕工于一堂,专司字典编纂。陈国虽富裕,但人力寡少,缩编字典仅限启蒙,也算是量力施为,远远比不得朝廷器量恢弘。”
“不能再等,陈公有所征,我若婉辞,必使外人笑话。”
庞宏耐心回答:“公上做事,谋定而后动。待朝廷凑齐人员、物力着手编录,陈国字典已然畅销郡国矣。”
“话虽如此,可以陈国之力,绝无可能编纂大典、正典,唯有朝廷才有能力召集当世学者。到时候朝廷所征,陈国学士、物力还不得为朝廷所用?此去麦城,纵然有所得,今后必有所失。”
习忠继续规劝,陈国编纂的字典绝对算不得大字典、正字典,唯有大汉朝廷才有这个资格。
陈国哪怕编好字典,汉室朝廷稍作删减补充,那就是大汉的字典,平白为朝廷做了嫁衣。
除非陈国卡死朝廷的印刷渠道,让朝廷即便编纂出字典,也无力大规模印刷,只能以誊抄、石经的方式存留、传播。
可陈国会卡死朝廷的印刷渠道?
陈国不会,很多方面,陈国的先进技术都是乐于分享的。
所以习忠断定陈国不可能独力编纂字典,耗费人力、物力编出的字典,会迅速被汉室朝廷拿走,改头换面,到头来一无所获。
因此最大可能性是陈国与朝廷协力编纂字典……这样主导地位是朝廷的人。
现在急着去麦城加入启蒙字典的编纂团队,固然能积累经验,可今后编纂大字典,绝无可能再跻身于主导地位,会丧失许多文字的解释权。
庞宏担任过一年多的北府主簿,北府机密他几乎都知道,就连田信与曹丕的书信联系,也是他经手整理的。
总的来说庞宏对曹丕没有多大恶感,曹丕即位之初,青徐不稳,曹丕率军巡视到谯郡,期间做了许多抚慰人心的事情。
比如听说庞林妻子习氏抚养孤女的义举,就派人送了一套生活器具、服被,以改善习氏母女的生活状况。
而陈国与汉室的关系早晚会发生变革,特别是如曹丕信里推论的那样,维持目前的状态,对陈国最好,对此田信也是认同的。
天下一统,朝廷内的核心问题就从统一,发展为削藩、强干弱枝、裁军、休养生息,处处都跟陈国的发展相矛盾。
在这个天下一统的前夜,庞宏断定陈国字典肯定会加速编纂,还会卡死印刷技术,赶在大汉字典面世之前,将陈国字典送到各郡各县!
这种话,是不能对习忠说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