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沉默。
然而在这沉默的背后,却是内心的翻江倒海。
总统齐亚﹒哈克出生于印地北方贾朗达尔邦一个勉强温饱的中下层自耕农家庭,青年时期加入不列颠军中服役,参加了二战中盟军在南亚对倭国的作战行动,印巴分治、巴铁独立之后,他因为宗教信仰而选择加入巴铁,其后进入巴铁指挥和参谋学院学习,并于1959年、1963年两度赴米国装甲兵军官进修学校和参谋军官进修学校进修。
从1965年的第一次印巴战争打响开始,他就一直战斗在对印作战的前线,并因功不断晋升,1968年晋升准将,1972年晋升少将,可以说,他的一生,是在战争中不断锤炼成长的。
在他这一生的戎马生涯中,第二次印巴战争的战争进程给他留下了无法磨灭的记忆,那一次,原本全幅米式装备、自视为米国在南亚最亲密盟友的巴铁遭到了整个西方集团最无耻的背叛和出卖,他们被切断了一切补给、限制了装备的使用权限,坦克无法发动、战机无法升空、枪炮射不出子弹,面对来势汹汹的入侵者,战士们几乎要沦落到手无寸铁的境地!
如果不是当时的总统阿尤布﹒汗当机立断,转变了外交策略,亲赴华夏求援,那一场战争,很可能就会演变为巴铁的灭国之战。
之后几年爆发的第三次印巴战争的结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那个特殊的历史时间段而失去了华夏全力援助的巴铁无法独自抗衡印地动员其庞大的人口、土地、资源支撑起的战争潜力的碾压,在整个国际社会的冷漠目光注视中,东巴地区全境沦陷,世界地图上从此多了一个孟加拉国。
这次惨败,被包括齐亚﹒哈克在内的,全体有血性的巴铁军人视为奇耻大辱。
久经战火考验的齐亚﹒哈克非常明确地知道三点——第一,米国人的武器装备很好用,很先进;第二,米国人,靠不住;第三,华夏人言出必行,是真朋友。
但是,他还同时知道一点,在巴铁,米国人一向不缺少代言人,甚至他本人,也因为青年时期在米国受过培训的经历,而对这个强大的国家心存敬畏和幻想,在很多时候,会不自觉地用米国人宣扬的那一套逻辑来考虑问题,并将解决很多国际争端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强大的,一向以“世界警察”自居的国家身上。
就比如刚才,在听完了谭振华对局势的分析之后,他的心中就不自觉地产生过幻想——苏俄人如果真的将在不久之后从阿福汗撤军的话,那么,凭借着最近与米国的亲密关系以及手中这些米制的先进武器,就可以用较少的兵力压制住一直蠢蠢欲动的印地人,从而为巴铁的和平发展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和机会。
然而,谭振华最后的那一段话却彻底击碎了他的那一丝幻想——是啊,如果苏俄人真的从阿福汗撤退了,那么,米国人对待巴铁的态度,还会像现在这样的亲密吗?
或者换一种思路,说得更加现实一点,彼时的巴铁对米国人来说,还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吗?
想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