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赵文正坐在御书房中,查看着张东送上来的军报。
这些军报是张东昨天送过来的,内容主要是前天的内容。
至于昨天的情况,还要等到今天下午或者明天早上才能送上来。
但是,这并不代表赵文就没有办法提前知道战况。
在赵文登基之后,设置了殿前司和三军司这两个衙门。
殿前司监管文官,三军司监管军队。李小三在军队中布置了大量的密探,赵文通过李小三,将现在军队中的所有事情了解的一清二楚。
“大人,有新的情况。一个叫做张喜良的预备役营长在昨天的时候战场抗命,无视张东的军令,率领手下的士兵冲进涿鹿山追杀敌军。
就在他冲进山之后,敌军突然出现在防线前面,对防线发起了进攻。张喜良听到枪声之后,急忙赶了回来,配合防线上的守军,全奸了这支敌军。
他在给张东的军报上,将这件事情的详细经过写了。”
李小三站在御书房的大厅中,从怀里取出一封军报,交给了走下来的陈东来,同时将昨天张喜良的那件事情大体上给赵文说了一遍。
赵文没有直接回答,他从陈东来手中接过这封军报,详细的看了起来。
在张喜良的队伍中也有三军司的人马,所以这件事情才能这么快的到达赵文的手中。
赵文看完军报上的内容,将手中的军报放了下来。
“小三啊,你怎么看这个张喜良?”赵文看向李小三。
“陛下,张喜良此人是营长,却在战场上抗命不尊,私自领兵进山。
往小的说,是贪功冒进,往大的说,就是目无王法,不知新朝法度。”李小三恭恭敬敬的回道。
“哈哈!”赵文摇着头,轻笑两声,“贪功冒进是跑不了,可是这个目无王法,不知道新朝法度就有些严重了。
张喜良这样做,朕能想明白,毕竟这些预备役常年驻守在当地,没有立功的机会,所以才会格外的重视这次的机会。
如果张喜良没有进山的话,那么这些敌军军队不敢进攻防线。要是敌军不进攻防线,那么张喜良就没有办法得到这么多的斩获。”
赵文忽然脸色一变,正色道:“但是,这不是他战场抗命的理由。虽然他斩获甚大,可是他战场抗命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功给他记下,但是过却不能不罚。至于怎么罚,让张东看着办吧。”
“遵命!”李小三冲着赵文行了一礼,随后退了出去。
等李小三退出去之后,赵文陷入了沉思当中。
这次的事情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偶然,赵文心里明白这些预备役士兵心里想的是什么。
在这个冉冉东升的新朝当中,没有任何一个士兵不想立下功劳。
而且宣镇又是赵文的老巢,这里除过洪承畴的那次之外,就只剩下这次。
而洪承畴的那次,还是赵文手中的正规军办的,所以说,立功的机会就只有这次。
除此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战事。这样一来,驻守在宣镇附近的这些预备役士兵就无法建立功劳。
这样一来,赵文也能想明白张喜良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
时间长了,这些士兵心里肯定会不得劲。
赵文想了很多,好长时间之后,赵文长出一口气,喃喃说道:“这些预备役的兵马也要动动了,不能让他们一直无事可做,也要让他们打打仗。”
赵文说罢,便让陈东来将齐青田叫到了御书房中。
齐青田来到御书房之后,和赵文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讨论。
最后,赵文决定,等这次的战事结束之后,将驻守在宣镇周围的这些预备役往云贵地方调动。
让他们作为大军的先遣队,在云贵地区先行,为以后大军前进做好准备。
陕西和四川,也要让预备役驻守。
等云贵战事结束之后,就将他们充入正规军。
至于将他们调走之后的空缺,就重新征召新的预备役士兵。
这样一来,赵文手中的兵力将会再次膨胀。
可是,对于现在的赵文来说,手中的兵力多也不见得不好。赵文的目光可不仅仅是这片神州大地,日后还有海外大陆。
这些地方都需要用兵,手中的兵力充足,以后行事就方便很多。
……
随着时间的进行,战事已经来到了尾声。
孙承宗手中的兵马在这几天里不停的对张东设置的防线发起进攻,可是,没有一个防线被突破。
随着战事越来越不利,孙承宗也越来越着急起来。
最后,孙承宗集结手中优势兵力,全力攻击几处防线。
可是,结果依旧不容乐观。孙承宗依旧无法突破防线,他手中的大军依旧被挡在涿鹿山中。
随着粮草越来越少,以及战事的不利,孙承宗军中的军心也开始越来越动荡起来。
孙承宗站在大帐的门口,看着天上即将西沉的太阳,脸上满是灰败之色。
昨天的时候,军中负责粮草的将领告诉他,军中剩余的粮草只能坚持五天时间,五天之后,大军就要面对断粮的风险。
孙承宗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让军需官封锁了这个消息。
“大人,今天又跑了五十多个。”这时,曹变蛟来到了孙承宗的面前。
曹变蛟是曹文诏的侄子,在历史上的明末,两人被称为大小曹将军。
历史上的曹变蛟屡立战功,是个身经百战的将军。
可是在赵文存在的现在,曹变蛟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的他,只是孙承宗的亲卫营统领。
“粮草不足,军心不稳,防线攻不破。要是再这样下去,我军必败。
我现在终于明白,赵贼的兵马为什么不冲进涿鹿山和我军血战。因为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只需要将出涿鹿山的出口封住,就能将我军堵死在涿鹿山中。”孙承宗长叹一口气,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看更多热门完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