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嘎!快快滴,全速突击,打左满舵!”
“快开炮!打爆这些该死的鱼雷!”
“立即投掷深水炸弹!快快滴!”
看着几条不太明显的鱼雷航线波峰,荒悌三郎真的很懵逼,一时间直接愣住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但是求生欲望强烈且训练有素的鬼子舰员们,却不可能坐以待毙,不等已荒悌三郎发号施令,就开始惊慌失措的忙活起来。
只不过要说的是,拦截鱼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甚至于用难于上青天来形容也不为过。
一般的鱼雷最少都有40节左右,军舰速度基本上在30节左右。
同时,鱼雷攻击最有利角度就是垂直船舷,这个时候军舰通常采取转舵的方式规避鱼雷。
但这种单纯靠军舰走位进行规避的方式,往往并不是很有效。
因为一般来说,潜艇的鱼雷攻击都是一次扇面的射出几枚鱼雷,而且鱼雷速度很快,军舰很难全都躲过,尤其是自动寻的鱼雷就更没办法了。
比如鱼雷机的鱼雷攻击,就是不同角度、不同批次的投雷。
除了靠自身走位外,当前时空也没有太有效的反鱼雷武器,最常用的就是舰炮、防空炮、防空机枪等等
因为运气好的话,舰炮和深水炸弹的冲击波可以直接破坏鱼雷,再不济也能起到使其偏航的作用。
一般说来,大型战列舰身边都有驱逐舰保护,这些小船上面有的就是速射炮和深水炸弹,专门撵走突击大舰的鱼雷艇和潜水艇,以及成为外层防空火力圈。这也是一种防御。
而意大利的战列舰有一种“普列塞”型的“桶状结构”,在船舷两侧有一个圆柱形的纵向空间。用这个来缓冲鱼雷的冲击波。
二战后期美国TF发明了在敌方鱼雷机投弹的时候以巡洋舰的舰炮轰击水面造成倒挂水帘的方式破坏鱼雷航向,效果相当好。
反鱼雷的难处在于,鱼雷发射前一般是有定深的,二战期间常见的定深是四米,0定深甚少出现,目的就是在敌方舰艇的水线以下开个大洞。
所以,就算对方及时发现了,军舰上主炮射速是一个制约其反鱼雷效果的痛点,而40炮、37炮、20炮,其炮弹威力过小很难潜行状态的鱼雷造成直接引爆。
要是再近一点,12.7mm的机枪可以垂死挣扎一下,不过效果近乎为零,因为子弹入水后的杀伤力非常小。
当然这些反鱼雷措施,还是建立在能看到鱼雷航迹的情况,要是看不到鱼雷航迹,那就只有洗干净脖子,静静等待死亡的降临吧。
二战时,军舰遇到鱼雷唯一的做法,就是像海战电影中主角的台词一样“左满舵!右满舵!”,那样去走位规避。
鱼雷虽然有一条浪迹线,但是靠肉眼是很难远距离发现的,如果用火力去打,其实很难,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高射炮或者子弹在水里很难飞出几米便停止前进。
二战如果遇到鱼雷,一些重要的舰艇,像航母,战列舰有防雷网,在军舰吃水线下安装一种网,鱼雷撞击到网上爆炸,减少对军舰的损伤,这是当前时代最有效的防雷措施。
最后还有比较另类的办法,日本鬼子的舰载机飞行员曾经用自己的飞机撞向海中射向航母的鱼雷。
至于舰艇驻泊时,最流行的做法,无疑是在船的四周布上一圈防鱼雷网,以防止被鱼雷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