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希将军苦笑一声。“没错,确实得冒着不小的损失,除非你有更好的办法。”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之前陆航发明的跳弹攻击战术,至少得离德军舰队10公里才能发动进攻,结果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成功过。
一旁的马歇尔轻叹了口气。“海军的鱼雷研发怎么样了?”他心中隐隐觉得这样的“鸽子制导”跟“冰航母”是一个货色,他更愿意把希望寄托在传统的武器上。
美国因为一战后国内抵触战争所以军费暴降,1923年到1940年,所有的鱼雷几乎都来自纽波特的海军鱼雷站,其他的制造商要么倒闭要么转行。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纽波特鱼雷站的数量也是寥寥无几,1936年之前没有任何一年的产量超过381枚,而从1936年到1940年年产量也就增加了200~300枚而已。
鱼雷站每年的样品测试任务都是要求命中水中静止的目标,鲜有人关心鱼雷的性能,鱼雷的技术缺陷导致实战中基本毫无用处。原时空中二战初期投入实战的MK14型鱼雷哑弹率高达70%,曾经创下了15枚鱼雷打不沉一艘油船的记录,一度被戏称为哑弹之王。对此,美国海军哭笑不得:“这东西最可靠的性能就是它的不可靠性!”不能爆炸的鱼雷不仅容易暴露潜艇位置,而且经常临阵误敌,眼睁睁地让敌人的船只逃脱。
虽然此时的美国海军基本没机会跟德国海军拼鱼雷,不过从平时的训练中他们也发现MK14型鱼雷很不可靠。
在海军高层的严令下,研究部门设计出了新款MK18电动鱼雷。
原时空中这款鱼雷是仿制的德国鱼雷,1941年盟军缴获德军U570号潜艇,美国海军因此也获得了1条德国G7E电动鱼雷,西屋电气公司迅速展开仿制工作。
MK18鱼雷因为是电动,因此没有气泡或涡轮机排气的尾迹,同时也没有MK 14的诸多缺点,例如爆炸等危险,缺点是航速较低,需要定期从鱼管中抽出鱼雷进行充电,维护相对繁琐,据不完全统计,1944年从美国潜艇发射的鱼雷的30%是Mk 18鱼雷,到了1945年,则占到了65%。可以说是美国二战末期最为成功的鱼雷,也是美国海军二战时期成功的仿制品。
另一款MK 23鱼雷是在MK14鱼雷的基础上,只是把30节的慢速档给掐掉了,只剩下46节的高速档,所以鱼雷的射程也只剩下4100米这一种选择。(如果保留30节的慢速档,鱼雷最远可以打到8200米),其他无论是内部结构还是外部形状,都与MK14鱼雷全都一模一样。
之所以把慢速档掐掉,这是因为实战中的对命中率的要求。因为MK14鱼雷是蒸汽鱼雷,鱼雷的水下航行时发动机会不断地从鱼雷背上的排气口,向海里排出做功以后的蒸气的废气,这些气泡在海面上拖出一条长长的明显的白色尾迹。这在晴朗的白天,目标船上的瞭望员会老远就通过肉眼看见,及时时掉转船头,改变船只的速度和航向,使得鱼雷射丢目标!所以,与其在远了用慢速打,不如靠近了,用最高速打,这样敌船往往发现了,也来不及躲闪了。
也就是说如今美国海军还能堪用的鱼雷就两款,MK18电动鱼雷和MK 23高速鱼雷。
马歇尔微微皱了皱眉。“我们能不能研制一款射程超过20000米的鱼雷?”根据目前的情报分析,德国人的鱼雷射程超过20000米,甚至达到了惊人的30000米;而他们的鱼雷射程连15000米都没能突破,这还怎么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