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下人往锦荣院报过街上的传闻,就是关于郭家郭箭和那个小妾俞氏的事,还有郭家和冷家的事。这会儿人们之所以都坐着没走,就是被这个传闻给吸引的。
林氏拧着帕子,扬起了她那惯有的千回百转的动静道:“要说这男人啊,不管是纳妾还是娶妻,还是不能找年岁差太多的。这郭家就是个例子,听说那小妾还不到二十,比老将军的孙子孙女都小,这能留得住吗?不明摆着的事儿嘛!”
红氏笑了一会儿也开了口道:“确实,什么事儿都得有个度,一旦做得太过了就容易遭到反噬。二夫人今日没过来,想必也是听着了街上的传闻,急着去郭家打听去了。”
她说着话,瞅了老夫人一眼,见老夫人脸色不是太好看,似乎也不是因为郭家的事,而好像是自身原因心情不好。于是赶紧就转了话题:“罢了罢了,都是别人家的事,咱们听一乐呵也就得了,要是还想再听,就请了老夫人自己上街听去。”一边说一边站了起来,端端地给老夫人行了礼,“妾身帐房那边还有事务,就先去忙了,母亲歇着吧!”
老夫人点点头,让红氏走了。
红氏这一走,别人也坐不下去了,接二连三地跟着一起走了。林氏临走前请了假,但不是上街去听八卦,是想去天赐镇看看白燕语。
老夫人同意了,毕竟隔个七八天林氏就要往天赐镇去一次的,她也习惯了。
如今府里头这些女眷,白兴言只看中大叶氏,只宠爱那两个新来的妾。对于红氏和林氏基本采取的就是视而不见的态度,就跟府里头没这俩人似的。
可实际上,要论长相,别看那两个新来的年轻,但她俩还真就没有红氏好看,也没有林氏妩媚。老太太知道,她儿子这是瞎了心了,根本不是想好好过日子,而是还在做从前那个春秋大梦,还想着将来有一天自己能当国丈,坐在龙椅上的那位会听他的话。
老太太觉得她真是生了个傻儿子,因为他都不明白,有了白鹤染和白蓁蓁这两个争气的女儿,他将来当国丈那基本本上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皇位再怎么跑都跑不过九十两位皇子的,两个女儿都是正妃了,那不是未来的皇后是什么?
不过老太太也明白,她这个儿子啊,要的不单单是国丈之名,他要的是国丈之实,他是想当东秦背后的土皇帝,想的不只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他是想万万人之上啊!
老太太站起身,由李嬷嬷搀扶着绕到后堂,在软椅上坐了下来。
李嬷嬷问她:“老夫人要不要吃点儿东西?您早上吃得太少了,新烙的肉饼就吃了两口。”
老夫人摆摆手,“吃不下,没什么胃口,一会儿捏几块儿点心也就得了。你也别跟我这儿侍候了,收拾收拾,出门去转转,听听街上都是怎么说的。郭家这事儿透着悬,你说它是假的吧,满大街都在传,也不像是假的。你说它是真的吧,按说这种是家丑啊,家丑是怎么传的满城皆知的?分明就是有人在有意散布。你出去打听打听,咱们心里也好有个数。”
李嬷嬷点点头,“行,那老奴这就去,一会儿让底下的人给您端点心进来。”
李嬷嬷领了命令,匆匆就走了,不一会儿工夫就有小丫鬟送了点心进屋给老夫人。
但老夫人没留人侍候,只是让把点心搁在桌上,下人都打发了。
其实她没有那么八卦,郭家出不出事她一点儿都不好奇,之所以还是打发李嬷嬷出去转,只不过是想把自己给腾出来,一个人待会儿。
今儿是白明珠的生辰,儿的生日娘的苦日,早年间,在白明珠刚进宫那几年,每到这个日子她都会接着女儿从宫里送出来的好物件儿,她心甚慰。
可惜这种欣慰却没持续几年,大叶氏进门后,白明珠就送过一年,后来就不再送了。反过来到是老夫人从国公府往宫里送东西,为她庆生。
如今,两头都不用送了,白明珠被打入了冷宫,谁都见不着。
老夫人重重地叹了一声,掉了几滴泪,她抬手擦去,起身离了锦荣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