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屋>都市生活>贴身神医> 第六百零六章婚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零六章婚事(2 / 2)

林晓强想到冰妮就要下嫁给那个贪生怕死又已经残废了阿德达,心里难过又愤怒!“大哥,这样不行,咱们不能再了冰妮一辈子,我绝不允许他嫁给那个阿德达。”

“兄弟,这个事情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阿怒连连叹气道。

“不,我不管,我一定要阻止这场婚事,我绝不能让那个阿德达毁了冰妮一辈子!”林晓强怒火滔天的道。

阿怒看到林晓强眼里的坚毅与阴沉,顿时被吓了一跳,道:“兄弟,兄弟,你冷静一点,你千万这乱来,这头婚事关系重大,别说是你,就算阿爹,都不可能阻止的!”

“关系重大?”林晓强不解的问。

“是啊!我原本见阿爹几次退婚不成,也想着用强硬的方式阻止这场婚事的,可是一旦我这样做了,那我们整个保安族就会引发大乱的!”阿怒忧虑重重的道。

“退个婚而已,有这么严重吗?”林晓强觉得阿怒有点小题大作了。

“不是的,兄弟,你听我说啊!”阿怒真的害怕热血又冲动的兄弟会做出什么莽撞的事情来,于是将事情的原由一一的对他说起来,“我们保安族人民长期以来信仰伊斯兰教,属于逊尼派,有老教、新教之分。在老教下分若干支派,两个主要的支派(门宦):崖头门宦和高赵家门宦。而我们这边,是属于崖头门宦这一派的。在积石山的别一头的那几千族人是属于高赵家门宦的,新教侧在积石山过去,也就是你那天说被野猪载到那个坷儿沟山的后面,也有几千的族人。阿黑瑞的兄弟,也就是阿明瑞,是那边赵家门宦的族长!”

林晓强默然了,他没想到这里面还牵扯着这么复杂的一层关系。

“阿黑瑞到底有几斤几两重你以为我们不知道吗?他真的能赤手空拳的打死一只猛虎吗?那只老虎被抬下山来的时候,阿爹已经仔细的查验过,这虎原本就受伤惨重虎命危殆,阿黑瑞只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罢了,但阿爹当时之所以不拆穿他,反而顺水推舟的说他是打虎英雄,后来阿爹退位,又让阿黑瑞来接任,那完全是考虑到两派各自为政,相互争斗多年,想借他的亲戚关系来平稳动乱的局势,换来两派的和平相处罢了!”阿怒继续娓娓而谈。

“那现在呢?两派和平了吗?”林晓强忍不住问。

“在阿黑瑞上位之后,他的兄弟阿明瑞已经不再向我们步步紧逼了。要知道,赵高门宦那派的族人超过了六千,而我们只有四千人不到。这一争头起来,谁胜谁负都是其次,可是造成血流成河生灵涂炭那绝不是我们所愿的!你想,阿爹费了多少苦心,才弄成今日勉强平和的印像,如果现在我们用强硬的态度退婚,把阿黑瑞逼急了,联合起他的兄弟来个里应外合的大造反,那这事情就真的不可收拾了!”

“........”听了这一席话,林晓强顿时感觉自己全身无力到极点,软软的跌坐在地上......

---本章更新完毕,以下是方便后面阅读的婚礼程序详述,有点重要,当然,大家可以跳阅----

保安族传统的婚礼程序包括说亲认亲、择日、娶亲、送亲、重席和回门等过程。

说亲定亲,若男子看上某家姑娘,征得父母同意后,父母将委托媒人到女方家试探。试探时媒人会带上两包挂面,若女方家长对婚事赞同,则收下挂面,反之,事后将退回挂面。此次试探称为“定心”。

发展到现在,有时媒人可直接征询女方家长意见,不一定要带挂面。

那天,如果媒人来说亲的时候,冰妮一口的回绝,那说不定就没有这么多的事了,可是那时候小妮子年方十六,哪能够透过虚像看本质啊。

定心后,过一段时间,再请媒人带上几位至亲,拿上茯茶一块、“四色”礼品一份、衣料一块,送女方家正式定亲。此次上门称为“定茶”。女方若接受“定茶”就意味着认亲,如果谢绝“定茶”说明不愿结亲。认亲后至正式结婚的这段时间,男方每逢喜庆节日或新年丰收之际,都要给女方家送礼。

再过些时候,男方又去送“纳什”。即给姑娘送去一盒胭脂、一盒银粉、一对耳坠、一把头绳、两件衣料,两块茯茶。这次送“纳什”也叫送小礼。

最后是送彩礼,即送大礼。当两方家长认为可缔结婚事时,女方派媒人通知男方聘礼数量等情况。经双方切磋商定适宜的彩礼数目后,由男方媒人及本家兄弟三至四人,带着衣料、香粉、姻脂、香皂及手饰等送给女方。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礼的数量和种类都有变化。如,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以及电视机、电冰箱等电器。女方接受男方彩礼,设宴请亲房户族都来吃宴,称其为“叫客”。“叫客”人数之多显示女方家庭团结和睦。如果女方没有亲友,也可让毗邻请其亲房户族,表明女方家人缘关系。在宴席间双方商定婚礼诸事宜。

择日,保安族对结婚日期的选择是比较慎重的。这个过程仍然由媒人来完成。媒人带上一块羊肉和一件长衣服面子,到女方家商量结婚日期。去后先将肉方送给女方家,再把衣服面送给姑娘舅家,舅家将配上棉花、里子,再送还姑娘。这时,才由媒人同女方家长择定结婚吉日。吉日大多选在星期四或星期五(即伊斯兰教“主麻”日前一天或“主麻”日)。

吉日选定后,要在结婚前一天,男女双方各请阿訇念“讨白”。

娶亲,接下来是隆重的婚礼。当天早晨,男方家庭选派七至八位男性,其中一位是新郎的伴郎,又有两位年轻妇女作陪姑,组成娶亲马队,牵着一匹马,马鞍上备一条新红单子并稍加装饰,再拿上一件熟衣、一顶盖头和一梳一篦去娶亲。

到女方家,媒人引新郎给女方家长们道“赛俩目”问好。请来的阿訇及长辈坐在炕上方,新郎和伴郎跪在炕沿下,新娘躲在其它房间,不露面。这时,新娘父亲直呼新郎的奶名,正式宣布将女儿许配给新郎。如说:“阿卜都,我的阿西亚聘给你了”。新郎忙答:“我承领”。接着阿訇念“尼卡哈”(《古兰经》中关于证婚的章节)。念完,还需考问新郎伊斯兰教义等常识。新郎答完,阿訇要代女方向男方要一定数额的“纳聘金”,可以当场给或给一部分等结婚以后再算清,如果夫妻恩爱至深,由女方应允,也可不给。“纳聘金”由女方独自支配,丈夫不能干涉。最后,阿訇将男方带来的一大盘红枣、核桃撒向院子中人群。据说,这些红枣、核桃象征着婚姻美满、早生儿女,白头偕老、幸福如意,并能给抢到者带来好运。因此,年青人争先恐后抢拾红枣、核桃。其后便设宴招待娶亲人。宴毕,女方亲友和村上的小伙们向媒人及娶亲者要“奴工木哈钱”(保安语,意为买羊羔肉的钱)。若不满足他们的要求,年轻人们就要用棉花、羊毛沾锅黑,涂抹娶亲人的脸,嬉闹取乐。并在娶亲人离开之际,小伙们还要拳打脚踢他们。据说,这种别开生面的“送客”,是为了让新郎新娘未来子女们记认舅舅的一种仪式。

如果男女双方是同村人,年轻人会到男方家,将新郎父亲、叔父、哥嫂等脸上抹黑,将新郎父亲打扮成一身穿翻毛皮袄、大红枣作“耳坠”,地瓜作“眼镜”,身背木制“大枪”,抬到女方家院中坐下。双方亲家互道“赛俩目”后,新郎父亲装出生气的样子责问为何不快将女儿送来。这样,小伙们将新娘父亲按倒,让新郎父亲用木棍象征性的抽打屁股。这一习俗称为“抬公公”。

当新娘离开家时,女方家组成送亲队,一般为两个伴娘、八至十个男子或二、三十人。家族中年长妇女左手扶新娘,右手托一盘五色粮食(麦、豆、玉米、青稞、小米)和茯茶。新娘自家门边走边向后抛撒五色粮食,出院门。据说,这是示意将吉祥如意和幸福留给父母、姐妹和兄弟。新娘头盖面纱,身披一条红色毯子,骑马由送亲队送到新郎家。姑娘在上马前,即将要离开娘家时要唱《哭嫁歌》。

送亲 送亲队伍快到新郎家门口时,男方村里的小伙们鞭炮齐鸣,并在路边阻拦新娘骑马入门。送亲一方认为,结婚吉日新娘应该是不沾尘的,应该由男眷簇拥着强行骑马进门,或者由哥哥抱进洞房。但是,迎亲的一方认为,这样显得新娘太高贵了,因此硬让新娘下马步行。这样你冲我堵,互不相让的“吵闹争执”着,然而往往是小伙子们阻挡不住,送亲一方连人带马一起闯进男方大门,再由新娘哥哥抱进洞房。

新娘进入男方大门后,大伙毕恭毕敬的请出“婆婆”,进行“打公公”的仪式。保安族妇女平时在家里地位低,但在这天要做“婆婆”了,当着新娘的面“打公公”,意思是以后要“公公”尊重“婆婆”。

“亮嫁妆”也是重要的婚俗仪式。送亲人将嫁妆“抬鞋”(新娘亲手为新郎及其长辈、兄弟姐妹的鞋)摆在院中,展示新娘的针线活,后逐个分给新郎家人。男方象征性地给些“抬鞋”钱。此后,客人们便三三两两到新郎亲戚家做“转客”,最后在新郎家摆宴欢庆。这时,双方的小伙子们拉出好马,在附近的平坦之地进行赛马活动。这不仅表现喜庆之情,也是青年人显示骑马本领的好机会。

当晚,年青人聚集到新郎家院中,架起篝火,边饮茶边唱“宴席曲”欢庆。午夜,临近结束,唱一曲“讨喜曲”,得到主人以核桃、红枣等食品招待,便宴散而去。

重席和回门, 婚礼第二天,男方继续设宴,并由男方长辈出面给新娘的母亲“抬钱”。新娘母亲只象征性拿一些。另外在男方家,还得给新娘舅舅抬煮熟的牛背子(即连着牛尾巴的牛后背部分,有四五十斤重)。散宴之前,女方舅舅或伯父,男方长辈分别讲一些客套话。例如:两家的姻缘是“真主”之意。希望男方日后对新娘的不足之处多加教导、谅解;男方感谢新娘家人对新娘的养育之恩等等客套话。

第三天是婚礼的最后一天。男方的姐姐、嫂嫂等陪同两位新人去女方家“回门”。她们到了女方家,同样先做“转客”,后于女方家设宴。宴散客走,婚礼仪式告终。新娘到新郎家以后,一般三天不吃男方家的饭,娘家送饭,表示父母对女儿的关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