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大多只是抱着对主祭大人的盲目崇拜和信任,以及贪图那顿免费午餐。
沈轻泽并不能对此苛求更多,教育是个浩大而系统的工程,没有十年之功无法看到成效。
纵使城主府内,也有诸多官员不解,城里府库囤积的粮食和金币并不算充裕,各种新的工坊要开设,更多的流民要安置,主祭大人却要花大笔钱去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以极低廉的价格,给城里孩子们上学,一上就是六年。
期间城主府要源源不断地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往这个无底洞里填,短期内根本收不到任何回报,这不是赔本买卖吗?
把这笔钱拿去开新的种植园、新工坊不是更好吗?立刻就能提供新工作岗位,带来大笔税收。反正做工和种田又不需要识字,有力气就行。
对此,沈轻泽没有过多解释,这个饼距离大家太遥远,画出来也没用,只依靠自己在渊流城的威望,一力推行。
好在颜醉无条件站在他身边,旗帜鲜明支持此事。众官员们见两位大佬都达成共识了,反对也没用,只好听令行事。
※※※
设立学校不光一个校舍和足够的老师就行,还有一系列的配套工坊需要完善。
当初的造纸厂早已不能满足城内的需求,扩了又扩,经过长期的实践,工匠们已经总结出一套完善的造纸工艺,最后晾晒而成的纸张,半点不比商队从大夏帝国带来的差。
有了纸,还需要印刷。光靠人工手抄是绝对不行的。
科技树系统直接给了沈轻泽两种印刷术:雕版和活字。
雕版印刷,选用枣木梨木等纹理细密的木头刨成木板,范本纸张贴合其上,用刀刻好整版阳文,直接一页页印刷。雕版用于印刷变动不大的书籍资料,尤其经济实惠。
活字印刷,则用木头或铜块打磨平滑,在一端反刻阳文,虽成本高些,但可重复使用,灵活性强,适用于印刷报纸。
有了大量便宜的书籍后,一间间零售书店也在城东集市开门营业了,除了史学、农学、医学一类专业书籍,小说故事、人物传记和各种奇闻异事也开始在坊间流传。
渊流城第一家报社——渊流周报,应运而生。限于识字的人员有限,报刊暂定一周一发,销售价格便宜。
主要汇编近期城主府的新政策、新公告,政策解读,还有城里的新鲜事,甚至招工信息与广告。
报刊这项新事物甫一诞生,立刻引起了街头巷尾的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