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屋>历史军事>变明> 第三百三十二章山西大丰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二章山西大丰收(2 / 2)

老实说在进入山西地界之后,他就不止一次地看到过这种藤蔓,不过一开始他也没放在心上,以为只是一种长势比较强的杂草什么的。

可是现在屡次三番的看见这种藤蔓,甚至在相邻这么远的两个县都能看到,他就不由得上心了,而看见他在打量这些东西,那位代县县令见了就是嘿嘿一笑故意考校他道:“钱兄,今天小弟就冒昧的考考你,你才学广博,可知此为何物?”

“倒是不知——”钱守廉就是很诚实的回答道。

“哈哈,我来告诉你吧,这个可是神物啊(番薯),并且说起来也是特使大人带来的好处啊!”

甚至说到这个,王梦锡还非常的来劲,他就是随手掐了一段番薯的藤蔓,递给钱守廉道:“钱兄你看这个,这个藤蔓柔软多汁,营养丰富,就是上好的羊和猪的饲料,甚至饿极了连人都可以吃!当然了,它最大的功效还不是这个,那个到了晚上你就可以知道了。”

“是吗?”听见王梦锡居然还卖了个关子,钱守廉却是更加来兴趣了……他也知道他这位同党中人,为人最是务实,可是这样的人都要卖个关子,那么是不是预示着……

于是到了晚上之后,钱守廉就上心了,然后晚上王梦锡在招待他一顿便宴的时候,果然就推出了一道新奇的食品——虽然盘子中的这道食品,看着就像一根断了一半的黄瓜(当然颜色是土黄色的),让人看着就没有食欲,不过王梦锡却是很隆重地推荐他尝尝看。

既然这样,钱守廉也就尝了一下,只是在尝过之后,却是眼中一亮的……老实说这个东西口味只能说是一般,略微带点甘甜,并且筋络比较多(因为现在还没长成,属于提前试吃的缘故),不过作为一种食物来说的话,倒还可以下咽。

而等到他说完自己的看法之后,王梦锡听了却是哈哈大笑:“钱兄,如果我告诉你这种东西,它还没有长成,并且长成之后,个个都比拳头还大,亩产都能有六七百斤,你说这算不算是一个神物呢?”

“什么?居然能有如此高产?”钱守廉听得手都是一抖,筷子中的番薯吓得差点没掉下去!刚才的麦子一亩能有130斤的产量,他已经惊为天人了,可是现在呢?就这土不拉几的东西,一亩能有六七百斤的产量?而且就这还没有长成?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绝对是一件神物了呀!

至于说味道一般,切,在这样大灾年的背景下,很多难民们惨的都要吃观音土了,还会在乎味道吗?

包括同桌的另一位御史李应明,也是非常吃惊的,而且他是陕西人,更是知道老家的艰苦,于是他马上就是说道:“王老弟,既然这个番薯功效如此逆天,那为什么不向全国推广?至少陕西那是可以试一下的嘛……”

说到这个,王梦锡脸上的兴奋劲就是少了一些,他就是无奈的道:“哎,你以为这个推广很容易的吗?按照特使大人的说法,这里面学问很大,有一个什么适应期的……”

“例如小弟就听说,特使大人几年前就已经在东路培育这个番薯了,然后东路本来就是山西境内,所以才能在山西开始推广,而真正要做到全国推广的话,估计还要再过好几年的。”

“原来如此。”李应明听了之后,觉得很是失落,失落的是这么好的东西,自己家乡的百姓却不能享受到,不过转念一想却也有惊喜……毕竟只要有个时间年限,那到时候自己的家乡不也能收益了吗?

毕竟他都注意观察到,这个叫红薯的神物,大多都是种植在山坡荒地上的,也就是种不好粮食的地方,这样的地方都能利用起来,而像他们陕西,多的就是这种地方!所以这到时候,不仅是对于陕西的百姓,乃至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都是大大的福音啊!

(因为这也是很明显的,作为主业的小麦都获得丰收了,然后作为副业的红薯又能有这么高的产量,这是不是就不用担心吃饭问题了呢?)

于是等到这顿饭吃完之后,他们都已经确信,这次山西的大丰收,已经成为定局!甚至推广开来,这也必将对大明的未来,带来深远的影响!

而且这还不仅仅是他们的看法,包括另外二队巡查御史,也都是这样的看法……十天之后,这些巡查御史的工作就完成了,纷纷赶回京师赴命,包括整个山西的夏收,同样也是顺利结束。

而经过民政司统计上来的数字,更是让杨山芦都是喜出望外……整个山西一百个县,近亿亩的土地面积,,统计下来都足足收获了六千多万石!这个数字足够山西一千万百姓,平均吃上一年多!

就算是具体到每家每户上来说,以平均每户自耕农拥有十五亩土地计算,他们每户人家就可以收获近二千斤麦子!(这还不包括番薯的增益,)这样绝对可以吃上近二年的!(而在以前敢不敢有二百斤?)

而这样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了,有了这样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老百姓还会不珍惜?还会以后不好好种田?进而期待下一次的丰收?所以也就真正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了!

甚至这样一来,对于整个国家的好处,也是很快显现出来……例如按照惯例,在夏收之后就是要缴纳夏税的,如果在这之前,就算是派出各种衙役前来催收税粮,老百姓那也实在是交不出来……自己都没有吃的,又拿什么来交税呢?

而一次就不一样了,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既然是朝廷带给了他们好日子(在老百姓的眼里杨山芦就是代表着朝廷),所以老百姓们都是踊跃交纳的……各种纳粮的小推车,都是装着黄澄澄的麦子,排成一条条长龙向各地粮库进发啊……

并且公正的说,山西在杨山芦的坐镇下,不仅免了原来应有的三饷加派,就算是下面的官吏,也变不出什么花样来。

(此时吏治腐败,这也是老百姓苦难的原因之一,例如朝廷明明是定的一斗麦子的税收,下面的贪官污吏就敢把它变成五斗!至于其他什么拍脑袋想出来的名目,什么牛饷、鸭饷、禾虫饷(也就是田里的麦苗生了虫子都要交饷),那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现在嘛,有杨山芦坐镇,有他之前派下去的1000名少年吏员具体执行,什么歪门邪道,想都不要想!

所以这样一来,朝廷的税赋其实不重,大概只占了总收成的百分之五,这么轻的赋税,百姓们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所以看着一车又一车的税粮,运入了山西各地的粮库,甚至还有大量多余,都能反哺京城之后,杨山芦的心里那是非常高兴啊……这对于解决目前大明的饥荒,都能起到多大作用啊……包括对于即将到来的松山大战,这些又可以作为军粮,这样的利好……

甚至杨山芦还知道,这样的改变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山西问题解决了,进而也就代表着,松山之战已经胜了一半!而如果代表着国运的松山之战都能胜利,那是不是也就预示着,之后满清入关,把汉人当牛当马的历史,就会被改写,包括之后中华民族所承受的重重屈辱历史,,也将被改写呢?

对此杨山芦表示深信不疑,并且他也愿意为此而奋斗终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