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屋>历史军事>隋唐大猛士> 第1322章 圣人仁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22章 圣人仁慈(1 / 2)

“劳烦丁村长,你到村里拿两把秤来。”

张佐史在县衙里,正式职务其实是户曹书吏,既不是佐也不是史,佐是户曹的长吏,史是次吏,相当于是局长和副局长了,张佐史仅仅只是个普通的户曹书吏,但平常下来,大家都还是习惯尊称一声佐史的。

这位张佐史办事倒也是比较认真的,虽然自己带了秤来,可还是让村里也取两把秤来,先一起比过。

“这秤大家放心了吧?”

“张佐史办事,我们放心。”村民们看到三把秤秤出来都一样,于是便笑着道。

“好,那现在就开始称量换粮。”

丁家台村民们挖了一天,收获倒也相差不大,多是十来斤,也有那人丁多的一天下来挖了有二十一斤,有人丁少的,一家子一天下来也挖了七八斤。

村长家抬来了吃饭的桌子,几名县衙的胥吏在那里称量登记。

“十六斤二两。”张佐史报道。

秤砣在秤杆上已经快挂不住了,这是张佐史特意让了点给村民,绝不吃斤两。

“丁老三,十六斤二两。”那边一名胥吏在灯下提笔记在帐上,然后开始有另一名胥役从车上搬下一袋粟谷。“换粮四十八斤六两。”

粮袋打开,里面是粟谷。

已经换到手的村民们早就仔细的看过,都是去年的的粟,并不是什么压仓之类的陈年霉坏的粟谷,储藏的很好,咬一口,能感觉到粟米的纯正甘甜。

丁老三从婆娘李氏手里接过布袋递给秤粮的胥吏。

胥吏先秤了下布袋,然后扣了二两秤。

四十八斤八两,除二两布袋,刚好是四十八斤六两,秤尾高高翘起,胥役还让了起码半两给老三。

老三欣喜的把这袋子粟谷提过来,伸手到里面仔细的抄了几下,感受着那粟谷在手中流过,他露出了缺了一个的满嘴牙。

“谢了。”

老三媳妇拿了根绳子递给他,“赶紧扎起来,别一会洒了。”

“不会,不会。”老三高兴的跟个孩子似的。

黑娃则带着弟弟围着跳来跳去,更加高兴。

其实正常年景,只要不涝不旱的,丁老三家现在已经不会饥荒挨饿了,家里几十亩地,除去种桑种枣种麻的,其余的都是种粮,水浇地种麦,山上种粟,粟谷收成低些,但一年下来,除去买肥的钱、然后再刨去交皇粮的,剩下还是能有不少的,每年家里除了留口粮,还能卖不少。

而且两个女儿在洛阳的丝坊里做工,一年下来也能给家里添不少进项,大儿子在县衙做伙计,虽说还没有薪水,可衣食住全包了,逢年过节也还有点赏钱。

家里最大的开销就是黑娃读书,纸墨笔砚的,还有逢年过节得给老师们点节礼,但总之日子还是可以的。

可饥荒里饿过来的人,对粮食的感觉不比寻常。

每年家里卖粮食,老三总要多留一些。

媳妇干脆自己拿绳子把口袋扎了,丁母更是不理老三,对儿媳道,“新妇啊,咱们把这粮拿回家,放到仓里,莫让老鼠偷吃了去。”

俩妇人便先回去了,家里有个小地窑,里面用石头垒起,又加了木盖,能比较好的防鼠,家里甚至养了只猫看着粮食。

老三还留在村头,看着别人把蝗卵称重,称粮食,自己也是十分喜悦。

不少已经换了粮的人,粮食到手,更加欣喜,开始在那里谈起你家多少斤我家多少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