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之前已经接到了李豫的命令,打仗的事儿,李豫是不会掺和的,直接全部都听李倓的指挥就行了。
所以这一次跟吐蕃人的交战,几乎可以说是李倓成了三军主帅,李光弼就算是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显然也不能说的那么明显。
“自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了,吐蕃人跟我们相比,最大的优势几乎就是他们兵力上的优势,所以我们只能蚕食他们的兵力,要是赤松德赞真的下的血本,一下子出兵三十万对剑南道进行狂攻,我还真就没什么好办法,但是现在,他既然想要跟我玩一玩计谋,怕是最终后悔的就要是他们了!”
李倓这自信的神情李光弼是见过的,而且就是在河北道的大胜之前,既然之前的一次他和郭子仪都已经选择了相信李倓,这一次他当然依旧选择相信李倓。而且他知道,李倓的心里一定有出奇的计策,只不过没说罢了。
“好!我此番带来五万精兵,全凭郡王调度!”
李倓知道,人家阁罗凤和李光弼算是都把指挥权交给自己了,要是自己这回玩不好的话,这个锅人家显然也是不可能给自己背的,而且这一切都在凤弈的见证下,要是自己现在牛皮吹得顶呱呱,到时候跟人家一交手就让人家给打的人仰马翻,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按照阁罗凤在太和城外斥候的回报,吐蕃大军的行军速度不快,几乎是在最大限度的保存体力的情况下向前行进。
他们显然不是想要对太和城搞突袭,摆明了就是想要让大唐和南诏人都看到他们的目的,把压力的矛盾留给他们。
按常理来说,赤松德赞的这个计策一定会是相当成功的,大唐要是在这个时候不管南诏了,甚至这一队人马都不用真的去攻打南诏,南诏一定会再次倒戈。
李倓当然早就已经看出来这个风险了,只不过在阁罗凤的面前,他不好这么说罢了。
赤松德赞不知道的是,既然他已经遇见了李倓这个敌人,有些事,就不会是那么容易了。
他们缓慢的行军速度,给了李倓充分的在姚州城里面谋定而后动的时间,李倓显然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他和阁罗凤、李光弼足足商议了两个多时辰,才制定出了一套详细的对敌计划。
当时间已经到了午夜的时候,姚州城外人头攒动,南诏人换上了李倓从姚州城军械库里面拿出来的兵器和铠甲,之后这二十多万的人马连一个火把都没有点燃,一队队的人马奔着一个个不同的方向去了。
这一次吐蕃带兵的人正是赤松德赞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的尚悉结,他是带着赤松德赞的任务出兵的,按照赤松德赞的说法,不等他的兵马到了太和城,南诏王就得屁颠屁颠的跪下求情,请求再一次归顺吐蕃。
在他们看来,这里面的原因太简单了,大唐在剑南道的兵马也就是十万出头,跟吐蕃相比,这点兵力是不可能守住他们的领土的,所以南诏人最终在站队的时候,当然是得选择站在强者这一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