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已经做官儿,倒也不必像以前那般避开,但所有女眷都坐在另一侧,她若是不坐过去,反倒有些奇怪。
何况她今日只是作为贾敏的附庸过来,倒也没必要讲究太多。
婚礼进行得非常顺利,中午吃过午饭后,贾宝玉就从贾家出来,骑着高头大马前往涂家迎亲。
这时候没事的人都准备告辞离开了,准备等晚上再过来吃晚宴,同时见一见新郎新娘。
贾敏一家本就是来给贾家撑腰,如今露了面,便也没必要继续在贾家待着,于是林如海就带着鹤年与猫寿直接告辞,离开了贾家。
贾敏还要留下来帮忙,黛玉想了想,也留了下来。
收拾之后,贾敏带着黛玉去了老太太的房间。
一番见礼之后,贾敏径直坐到老太太身边,黛玉则转身走到了探春与惜春旁边的椅子上坐下。
迎春许是还在怨怪贾家将她嫁给孙绍祖,虽然并未在孙家吃多少苦头,这次也没有亲自过来,而是直接让人送了一份贺礼就罢了。
此时的贾母许是接二连三地遭受了太多打击,不但头发眉毛都已经变得银白,原本精神矍铄的眼睛也变得浑浊起来。看着已经没多少精神气儿,仿佛只是个迟暮的寻常老太太。
乍然见到这样的贾母,黛玉心里微微发酸。
但老太太只是淡淡扫了她一眼,并无与她说话的打算。
黛玉刚坐下,探春与惜春便好奇地围到了她身边。
探春小心地觑了眼与贾敏说着话的老太太,小声问道:“黛玉姐姐,你之前怎么突然想到要去参加恩科呢?恩科的考题好难啊,我想法子弄了一份考卷回来做,但做完之后才发现,好多地方都不懂。”
探春向来以自己庶出的身份为耻,也一直想要靠自己的本事挣得一条出路,以前没办法,她还能听从家里的安排,如今有了一条肉眼可见的坦途大道,她便再也没办法说服自己认命了。
准许女子参加恩科的圣旨出来后,探春便蠢蠢欲动地想要去报名,只是她可能表现得太过明显,被老太太发现了,直接让人将她严加看管起来,还特意警告了惜春,让她万万不要动了不该动的心思。
“咱们这样的人家,就是落魄了,也万万没有让家里的姑娘出去抛头露面的道理。”
——老太太如是说道。
探春很难过,一度想要离家出走。
还是在恩科结束之后,她托关系找人弄来了会考与殿试的考题,做完后发现自己的成绩一塌糊涂,这才暂时打消了离家出走的想法。
从探春的话里面,黛玉也弄清楚了老太太为何对自己是那般态度。
原来,老太太竟然也是不同意女子科举的。
她微微叹气,扫了老太太一眼后,到底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很快转头看向探春,将自己当初决定参加恩科前后发生的事儿,像故事一样告诉了探春。
临了,不自觉地提了一嘴:“说来明年也有科举,不知道有多少女子报名,又有多少女子可以考取功名。”
之前恩科,黛玉等人可以考中进士,那是因为林柳下旨免除了之前的童生试与院试乡试,若是正常科举,自然只能从童生试开始考。
探春听得眼睛发亮,整个人再次蠢蠢欲动起来。
当年元春回荣国府省亲的时候,探春看得眼热,却对其并无太多向往之心;可如今看着黛玉,探春心里一片火热,恨不能取而代之。
她喜欢的,向来是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
惜春一眼就看出了探春的意动,她看了眼贾母,小心地扯了下探春的衣袖:“你忘了,老太太不许你参加科举的。”
探春才不管:“要不是我现在水平不到,我早就去金陵投奔琏二哥了。”
在贾家平稳之后,贾琏便再次带着王熙凤和孩子,一家人直接回了金陵。虽然京城是他们的家,但这里又没有几个在意他们的人,贾琏与王熙凤还是更喜欢金陵。
惜春性子本就冷淡,提了一嘴见她坚持,便也不多劝了。
探春却还想拉着惜春一起:“惜春的才学也不错,不如我们一起读书,一起学习,到时候一起回金陵参加科举?”
惜春果断摇头:“不要,我现在挺好的。”
宁国府出事儿后,她虽然时不时还是会想到出家,但也不想以前那样频繁了。
但因为并未彻底放弃出家的想法,惜春对科举这些可能与更多人扯上瓜葛的事情敬谢不敏。若是可以,她宁愿一个人待在房间诵念佛经,或者自己画画也是好的。
探春撇撇嘴,不愿再与惜春说话,转头又拉着黛玉问起科举与做官儿相关的事情来。
两人说得兴起,并未发现贾母与贾敏已经停止说话,贾母的视线已经落在探春身上许久了。
贾敏忍不住皱眉:“探春若是想要参加科举,母亲让她去就是了。这到底也是一条出路,不比随便嫁一个人好?而且探春若是真能考中科举,贾家也多一个人在朝中为官,对贾家的发展也有好处。”
贾母不耐地开口:“就算考中状元又如何,还不是要嫁入别人家,对贾家有什么好处?”
贾敏哑然,不知该如何开口。
贾母念及今日是贾宝玉大喜的日子,并未纠结此事,直接转移话题,说起了其他琐事。
贾敏有心想劝,但触及贾母固执坚定的眼神,她也只能闭嘴。
聊天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没多久就听到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随后又是一阵高呼。
贾敏在里面听不清,但猜到应当是新娘来了。
于是赶紧起身,准备到前厅观礼。
黛玉等人跟在身后,很快就到了前厅。
贾母在上首位置坐好后,才开始敬拜天地与长辈。
贾宝玉与妙玉牵着红绸,顺着司仪的声音一拜天地,二拜长辈,然后夫妻对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