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屋>都市生活>重生之北国科技> 基础基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基础基金(2 / 2)

《基础基金》将会用于支持一些基础科技,理论的研发,例如物理。

成立这个基金的第一个原因,是给他撑场面,总不能他在林大搞点实验和项目,还要到处去申请经费吧。

————————

另外一个原因,则更加深层次一些。

到目前为止,不论是在科研阶段,还是在产业阶段,成永兴始终采用的都是三部曲。在科研阶段,是光纤检测,mems,led。在产业阶段是led,lcd,以及晶圆。

但在更大的战略层面,也有个三部曲。

第一步,是以lcd晶圆代表的高科技工业。

第二步,是以planb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

第三步,则是以物理,数学为代表的基础科技和理论。

成永兴这几年,利用重生带来的优势走了很多捷径。这些捷径看起来见效很快,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实际是有害的。

这种做法,实际上也是一种抄袭,盗版的做法。只不多它不是盗当前时代的科技而已。

辛辛苦苦做研究多困难啊,抄一下多容易啊。

这种做法应急可以,但不可以持久。

此时,或者不止此时,甚至三十年后,中国从上到下都充满了类似的急躁情绪。

改开的思路,就是先在沿海地区成立开发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些开发区成立的本质,就是通过减税的方式发展经济。

当经济开发区在全国铺开的时候,它对国家财政的影响,也就日趋明显。90年代初遇到的财政危机,也跟开发区的全面开花有很大关系。这又引发了后面的国税地税分开,以及全面整顿开发区。

为了保经济,砍教育经费,军事经费,科研经费,就是唯一的出路。

而在教育经费当中,还有区别对待。工科院校的日子,普遍比理科要好。原因就是工科院校的研究成果,可以迅速转化为经济效益。投入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里的钱,属于打水漂类型,被砍也就是理所应当。

这种思维,直到后世也没有被改正过来。

后世中美经济大战的时候,有分析家讲,中国每年毕业几百万的工科大学生,是新一代的人口红利,工程师红利。这种思维方式,作为追赶过程中的国家,大搞逆向工程是有效果的。

但是像苏联那样,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是做不到的。

苏联为什么可以与欧美抗衡几十年,即使苏联解体已经超过30年,俄罗斯仍然可以吃老本吃到今天,就是苏联在数学,物理等底层基础科技领域的人才底蕴。

什么时候中国能喊出科学家红利,什么时候中国才算是真正的崛起。

————————

可以说,planb和人才基金是为了五年,十年后所准备,那么这个基础基金,则是为了三十年后的中国所准备。

指望成永兴一个人,把国家整体的基础科技水准拉上去,也不现实,但至少可以让他在某些细分领域,有所作为。

当然了,大道理说了一堆,该抄还是要抄啊。

不过怎么抄,谁来抄,这里说道可就大了。

怎么这里还出来谁来抄了?肯定是自己抄啊!

错!

秘密笔记出山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马芸跑到一个学校,呆几个月,然后拿了个诺贝尔奖回来,会发生什么?

这个时代的全国首富,四川那个做饲料的,身家能有成永兴一半没有?

再说了,基础基金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这就回到成永兴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选择。

在这个时代,什么最重要?

真的是钱吗?

千金散去还复来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基金一成立,立刻引起了众人的关注。物理,数学等系,纷纷派人打探,询问申请的途径以及项目选择标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