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屋>都市生活>重生野性时代> 680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80自由而无用的灵魂(2 / 2)

庙门用上好的石料修建,隐约能看到“山神庙”三个大字。围墙足有两米多高,但许多地方都塌了,围墙内外甚至被开垦成菜地,种着黄瓜之类的夏季蔬菜。

还没进庙,就能听到朗朗读书声。

两道仪门,四根立柱。

第一道门的两根立柱上,挂着“山神庙村村民委员会”等牌子。第二道门的两根立柱上则挂着对联,上联曰:远追虎狼三千里,下联曰:近保人民百万家。

这对联刻在两块楠木板上,金漆已经风化斑驳。等走近了,还能看到各种小孩子的涂鸦,比如“三千里”三字的下方,写着“王超是个大傻比”;又比如“百万家”的旁边画着一坨热气腾腾的屎,还有个火柴人往屎上撒尿。

仪门两侧的偏殿,被用来做村委会办公室、会计室等等。

穿过仪门,立即看到一个旗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供奉山神的大殿,直接被改成了教室,门口还挂着块牌子——山神庙村小学。

宋维扬踩着石阶来到殿前,只见大殿的主位神像依旧存在,正瞠目怒视着前方。两侧应该还有其他神像,但早就被拆走了,只剩下几个石基留在那里。

殿中摆放着数排书桌,两侧墙壁各有一块黑板。

聂军胡子拉渣的,梳着道髻,穿一件T恤,一条短裤,踩着拖鞋,正站在左方的黑板前教语文。而右边几排的学生,则背对着聂军在写数学作业。

感觉到门口有人来了,聂军扭头一看,顿时笑着对学生说:“把今天教的生字抄10遍。”

学生们也不感到惊讶,一些孩子认真抄生字,一些孩子则好奇的看着门外来客。

“你们怎么来了?”聂军踩着拖鞋出来。

周正宇把手里的可乐抛过去,问道:“你丫不是说当道士吗?怎么跑来做乡村教师了?”

“赶鸭子上架呗。”聂军苦笑。

原来,根据聂军的考察研究,这座山神庙修建于清朝中页。

村民们的祖先,都是李定国的部下,兵败之后在此遁世定居。繁衍百余年,村落越来越富足,而且还有诗书传家,终于在乾隆年间出了个大官。

这座山神庙就是大官所建,正殿里供奉的山神,实为抗清名王李定国,其他神像全是李定国的部下。甚至还有其他偏殿,娘娘殿供奉着李定国的正妃,以前也被改为教室,不过由于学生越来越少,娘娘殿已经荒废了,现在成了聂军的书房。

山神庙的历代住持,均由村长(族长)兼任。抗战时期,山神庙还借给游击队当军营,因此在新中国有了一段香火情,不但没有遭到拆除,反而被认定为正宗的正一道庙观。只不过,山神庙住持不能再由村支书、村长兼任,必须由拥有道籍的道士来当。

再后来,村委会征用仪门几处偏殿办公,山神殿和娘娘殿被用来做教室。

不管如何,山神庙里一直都有住持存在,而这个住持一直都有官方颁发的道籍。

聂军说:“我是从道协的名单里,发现这座山神庙的。当时感觉很奇怪,所以就跑来看看,还把对山神庙的研究写成毕业论文。这里的新中国第一任住持,是负伤瘸腿的游击队员。第二代住持是游击队员的儿子,目前躺在县医院的病房里。第三代住持就是我。”

“我问你怎么当老师了?”周正宇道。

聂军说:“这破地方,支教的年轻人留不住。老校长去年又死了,我只能暂时接手。”

丁明问:“你就打算一直在这里教书?”

“教不了几年,”聂军笑道,“前些年出台了撤点并校政策,按规定,这样的乡村小学是该裁撤的,集体并入乡镇中学。有些学生已经去镇中心校读书了,只剩下30多个学生留在山里,所以娘娘殿那边的教室被弃用了。”

李耀林的老婆问:“这30多个学生怎么不走?”

聂军说:“从这里到镇上读书,大人都要至少走三个半小时,小孩子遇到下雨路滑,走四五个小时到校实属正常。那些去镇上读书的孩子,半夜三四点就要起床,到校已经八九点钟了。下午放学,回家时也是晚上八九点,每天走路的时间就在七个半小时以上,而且一半时间在摸黑走夜路。”

“不能住校吗?”丁明问。

聂军说:“镇里的学校只有教师宿舍。除了个别天赋惊人又刻苦努力的孩子,其他村里的学生去镇上读书,成绩都差得很,因为每天连做课后作业的时间都没有。甚至摸黑上学的路上,只有少数学生用手电筒,大部分学生只能打火把。条件太艰苦了,剩下这30多个学生的家长,死活也要继续留在村里读书,县教育局的领导亲自来动员并校都没法子。”

周正宇难以置信道:“都特么2005年了,中国居然还有这样落后的村子!”

“要致富,先修路嘛,”聂军奸笑道,“我就跟村主任说,让老子代课教书可以,你们必须两年之内,把下山的路修好,否则老子就走人。你们来的时候肯定看到了,好多村民都在修路呢。”

众人都不再说话,默默打量着聂军,似乎是想重新认识这个人。

聂军此时的扮相就像个无业游民,头发虽然挽成道髻,但造型非常随意,而且是用一根竹筷当簪子。脏兮兮的T恤和短裤,露出凌乱的腿毛,拖鞋被脚心汗湿沾满黑尘,满脸胡渣至少一个星期没刮。

他就那样站在正殿门口,背后远处是托为山神的李定国神像,太阳照在他身上似乎在发光。

宋维扬又想起复旦的非官方校训。

或许,眼前这个不羁世俗的家伙,身体里才真的蕴藏着一个“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自由并非散漫,而是自己做出选择,并承担其所有后果。

无用是复旦学子的自嘲,不是没有用处,而是不追求功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